BBC 有一檔午後消閒的節目 The Repair Shop,專門講修復舊物,由觀眾寫信給電視台,回覆中選的人,自行攜帶想要修補的陳年舊物,交由專家修復。
節目的攝製地點,設在一個綠茵如畫的農場,一座倉庫型的農舍,高大厚重的木門,屋裡分設各個「攤位」,有不同的專家坐鎮,就如醫生看診,但他們是鐘錶匠、鐵器匠、裁縫、機械工、修復舊書或者畫作的行内高手。
入場的觀眾帶來家中一件自視珍貴的舊物,其實平平無奇,有的只是一個老式鬧鐘,有的是一望而知廉價的攤頭貨,有的則是殘舊的衣物帽飾。但是這些 objects,「死物」,因為承載家庭的一段回憶,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交流,由觀眾親身娓娓道來,不需要台詞琢磨,已經是一段又一段感人的小故事。
感人在哪裡呢?其實說穿了就只兩個字,親情。
「親情」當然是放諸四海的普世價值,但是用一種具體、細緻,含蓄而有尊嚴的方式呈現,一點也不矯揉造作,就不容易。
在這些家庭故事中,有人來自移民家庭,鬧鐘屬於開巴士的祖父,一家三代同一屋簷下,每日清晨起床,就聽到這個鬧鐘發出震耳欲聾的響鈴,從小就知道生活不易,而鬧鐘的主人,幾十年從未請過一日假,家人都以他為傲。
這些普通家庭故事,當然是言人人殊,但共通點也很明顯:對長輩的尊敬和懷念,雖然他們很普通,但他們的勤懇、盡責、腳踏實地,就已經是小孩心中的英雄。
這些小故事,也表達了對逝去時代的一絲美好回憶,儘管並不富有,但是每一個普通家庭,若父母感情深厚,兒女獲得愛護,聖誕節收到的小禮物、週末在家裡煮「大餐」、參加地區比賽而獲獎、為國參軍授得的勳章⋯⋯ 千萬個普通家庭的點點滴滴,像拼圖一樣,組合起這一百來年的英國歷史:殖民地、世界戰爭、移民潮、經濟蕭條或者起飛,並不需要宏大敘事。台上主政的大人物,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似乎沒有那樣突出,或者說,他們也希望能減到最低。不需要驚天動地,救萬民於水火,不需要人人開口閉口,都提著他們的名字,即使是邱吉爾。
這可以說是英國歷史敘事的一個特點:普通人的生活紀錄,内容非常豐富,從上到下各個階層,很多人都注重細節和傳承,一件普通舊物,因為生活而被賦予意義,每個家庭都珍視,以及傳承的一些價值,組成了社會的核心。譬如盡心盡責的家長、誠實生活的態度、親情的交流、令人引以為傲的家族歷史,無論他們是為國王效忠、為球隊爭光,還是成為鎮上一個人人信賴的水管工。
修復專家不是知識分子精英,但他們非常明白修復一件舊物,不是使之徹底翻新乃至面目全非,而是盡量接近這些物主想像中的模樣。「適當的舊」非常重要,適當的舊,就是歷史在我們記憶裡的模樣。
譬如修復一個超過大半個世紀的鬧鐘,表面塗料可以翻新,零件也可換則換,打磨抛光都可以,務使其煥發新生,但是唯獨按熄鬧鐘的那顆螺絲釘,表面斑駁,是鬧鐘過去的主人所留下的痕跡,這一顆按鈕,就是過去與現在緊緊相連的歷史紐帶。修復這個小閙鐘,與修復國會大廈的大笨鐘,本質是一樣。
看這個節目,聽這些小故事,與讀英國歷史異曲同工,對於英國建立的政治制度,會由衷地感到一絲淡然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