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作家 Roald Dahl 的作品多年來經常被改編成電影,著名的有「朱古力獎門人」(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或者是又有電影又有舞台劇的「小魔女」(Matilda),最新的是 Netflix 與 Wes Anderson 合作的四部短片。
短片
|共8篇|
鴻若遠:試當真,真的可以成真?
近日不少新晉電影人也嘗試把自己的概念拍成短片來推廣,而這些被垂青的電影人所拍攝的短片,或長片的預告片段,許多時候都不是有多大的製作、多漂亮的服裝或美術。因為一旦被選上,透過注入資金,這些都可以找專業人士幫忙補上,而這種樣片最要呈現的,其實是讓投資方看到主事者的敘述故事能力,他是否能駕馭到一個故事。
法蘭克福書展也無法迴避 TikTok?
正在舉行的法蘭克福書展,向來是全球出版界盛事,讓業界掌握國際市場趨勢,今年焦點就竟然落在 TikTok 身上。近年歐美年輕人都熱衷玩 TikTok,更有愛書人錄製名為 BookTok 短片,分享閱讀體驗,被書商看成市場營銷渠道,今年法蘭克福書展便首次與 TikTok 合作,邀請 BookToker 辦分享會。
莫坤菱:繼續拍下去,風雨不會沒了期
往高先電影院看「動態 Rolling —— 獨立電影拍攝計劃」時,一波三折。先是來勢洶洶的颱風,然後是大廈爆水渠導致影院停業,一改再改,終於在第 3 次成功達陣。看畢,很慶幸在大銀幕觀賞了 4 齣風格迴異、但竭力吐露香港人心聲與壓抑的電影,像我這三顧草廬的過程,風雨不會沒了期,戲內戲外,人們都在期望著破鏡重圓的一天。
莫坤菱:「呼~」刮起的一陣風 —— 時代吹散了人,吹不散意念
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競賽日前頒獎,一齣刻畫本地離散潮的短片「呼~」奪得今屆大獎。在得悉賽果前,恰好在戲院觀賞過這齣作品,故此也想執筆寫寫。
【專訪尹志文導演】即棄塑膠就是超渡不了的冤魂
不少宗教及地方文化確信萬物有靈,人類使用過的物件也有生命,就算是即用即棄的塑膠亦如是。近日維港投資與「媽媽的神奇小子」導演尹志文聯手製作的預告片「超渡樽頸位」,正是講述人類所使用的大量塑膠,久久無法分解,遺害人間五百年,猶如無法超渡的惡靈。尹導演接受訪問時直言相信世上有鬼,但鬼魂若非自己所害,就不會懼怕,不過他確實畏懼塑膠:「即棄塑膠肯定是人類的共孽,所有人都有參與去產生廢膠。」
【圖解】中國未成年人上網
2020 年,中國未成年網民人數達 1.83 億。「2020 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未成年人的主要網上娛樂活動是聽音樂和玩遊戲,而且玩遊戲的比例更有上升趨勢。
BookTok 重新推動的青少年閱讀風潮
港人「敬而遠之」的抖音(TikTok),已是歐美青少年離不開的社交平台。特別是疫症期間,大量用戶分享讀後感及推薦書目,自去年夏季形成了 BookTok 現象。附有同名話題標籤的影片,觀看次數合計超過 126 億。影響力之大,足以把舊書重新推上銷量榜,亦令新晉作家受到注目,連業界也視為風向標。但要獲得垂青,除了好看,還要「好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