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共20篇|

Z 世代追捧的「金融網紅」信得過嗎?

加密貨幣交易所 JPEX 被證監會點名在香港無牌經營,風波持續,事後有苦主坦言對虛擬資產缺乏認知,平日透過網紅和社交平台宣傳接觸這類資訊。近年「金融網紅」(Finfluencer)現象在全球興起,他們分享有關消費、儲蓄和投資的建議,觀眾主要是 Z 世代年輕人,到底這是獲取金融知識的捷徑,還是一個危險訊號?

TikTok 之災,荷蘭也身受其害

今年阿姆斯特丹預計接待 2,300 萬過夜遊客,旅遊業似乎回升到疫情前的狀況。但當地人開始抱怨,因很多遊客受 TikTok 及 Instagram 影響,不再入住頂級酒店、到訪博物館及畫廊,而是蜂擁至原本名不經傳的小食店排隊、在民居及店舖門外打卡吃外賣,嚴重打擾居民寧靜生活,也減低其他人在該區購物的意欲。

【TikTok 幻象】蛇頭如何佈下陷阱,販賣人口?

近年抖音被揭充斥著偷渡教學短片,引導中國人循中美洲偷渡美國,原來同類短片也助長其他國家的偷渡潮。經濟學人集團雙月刊 1843 Magazine 專題報道,人蛇集團操縱 TikTok 網紅在英國炫富,並附帶各種偷渡路線及收費資訊,以引誘阿爾巴尼亞年輕世代偷渡英國,結果他們卻多淪為大麻農場的廉價奴工,長期不見天日。

為何真人 NPC 成為 TikTok 另類直播?

如果你觀看 TikTok 用戶 PinkyDoll 主持的直播,很快你就會聽到她說:「Ice cream so good」(雪糕真好吃)、「Yes Yes Yes」,而且不斷重複,令人一頭霧水,但其實她每次說出這句口號,便會得到報酬。PinkyDoll 實際上是在模仿電子遊戲中的「NPC」 (非玩家角色),以吸引網友。近來,愈來愈多網紅在直播中模仿遊戲 NPC 的動作和神態來宣傳產品,成為新式另類賺錢途徑。

世界對新聞正失去興趣,年輕一代更信任 TikTok 和名人

一項全球研究顯示,過去 6 年間,對新聞有濃厚興趣的人數下降 4 分之 1。報告作者表示受眾想「減少接收令人沮喪的新聞,並希望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持續選擇避開烏克蘭戰爭及生活成本危機等重要報道」。而年輕一代轉向從 TikTok 等社交媒體獲取資訊,消息通常是來自有名用戶發佈的內容。

火車出軌,為何能引來 TikTok 這麼多陰謀論?

2 月 3 日,一列運載高度易燃和有毒化學品氯乙烯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出軌。事故發生三個星期,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 23 日發表初步調查報告,惟在此之前,關於事故的陰謀論已在社交媒體滿天飛,其中 TikTok 成為散播錯誤信息及陰謀論的溫床。即使身處受事故地區以外的人,也因此擔心受化學品洩漏影響。

康復者剖白,TikTok 如何傳播集體抽搐症狀?

去年,西方多國有數千名年輕人出現突發抽搐症狀,他們互不相識,但都看過某些 TikTok 網紅身體抽搐的短片,以致西方媒體驚現「TikTok Tics」(抖音抽搐)的新聞頭條。究竟不由自主的抽搐症狀,怎可能透過社交媒體傳染?有傳媒追訪康復者的心路歷程,並向神經科學者探尋原因。

為何美國人愈禁愈要玩 TikTok?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Apptopia 調查,2022 年全球 10 大熱門下載應用程式中,TikTok 下載量達 6.72 億次,連續 3 年稱冠。事實上,自去年起美國多州陸續禁止公務機關使用 TikTok,禁令也延伸到大學校園,但為何美國人愈禁愈要玩?有用戶認為 TikTok 已成為美國生活文化一部分,比起所謂的「安全風險」,他們更關心沒有 TikTok 的日子怎麼過。

缺乏科技含量,直播電商能走多遠?

直播購物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鏡頭前的直播主,如李佳琦(Austin Li)等網紅只靠一次直播,就能賣出逾 10 億美元的商品。而網紅拿到的佣金多寡,取決於直播平台、追隨者數量以及銷售成績。同樣的模式套用到歐洲,卻是橘逾淮為枳。

法蘭克福書展也無法迴避 TikTok?

正在舉行的法蘭克福書展,向來是全球出版界盛事,讓業界掌握國際市場趨勢,今年焦點就竟然落在 TikTok 身上。近年歐美年輕人都熱衷玩 TikTok,更有愛書人錄製名為 BookTok 短片,分享閱讀體驗,被書商看成市場營銷渠道,今年法蘭克福書展便首次與 TikTok 合作,邀請 BookToker 辦分享會。

BookTok 重新推動的青少年閱讀風潮

港人「敬而遠之」的抖音(TikTok),已是歐美青少年離不開的社交平台。特別是疫症期間,大量用戶分享讀後感及推薦書目,自去年夏季形成了 BookTok 現象。附有同名話題標籤的影片,觀看次數合計超過 126 億。影響力之大,足以把舊書重新推上銷量榜,亦令新晉作家受到注目,連業界也視為風向標。但要獲得垂青,除了好看,還要「好喊」。

【改不了你那……】每天為 TikTok 祈禱的印度用戶

中印關係自 6 月邊境軍事衝突開始不斷惡化,印度在 6 月下旬以安全威脅為由,禁用中國字節跳動公司(ByteDance)創立的 TikTok,而此前印度是該應用程式的最大市場,下載量超過 6.5 億。禁令一出,當地 TikTok 用戶自言頓成最大輸家,因他們痛失的不只是興趣,還有人際網絡及收入來源。

曾是阿里、騰訊最愛投資地,印度為何選擇與中國企業分離?

但受到印中政治關係緊張的影響,延誤了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年輕企業融資,例如送餐平台 Zomato 等。由於印度新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規定,帶來了投資的不確定性,螞蟻科技已有至少 1 億美元被耽擱。而 Zomato 並非個別案例,種種跡象均顯示此資金流正在減緩。

抖音將成非洲最具影響力平台?

在看似飽和的社交媒體競爭中,抖音國外版 TikTok 於非洲突圍而出,尤其在尼日利亞、肯亞和南非三地,成為增長最快速的社交應用程式。網媒「石英財經網」(Quartz)分析 TikTok 搶佔非洲網絡的市場策略,指出其優勢在於「內容在地化」、「充足配套支援」以及「善用網絡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