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驅魔人」(The Exorcist)的忠實粉絲,因出世太遲,第一集上映時未能進戲院看,一直深感遺憾,所以當聽到出名製作恐怖片的 Blumhouse Productions 宣佈加盟「驅魔人」系列時,不禁有所期待。當然,像近年「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系列的這種舊鬼新拍,許多時候都讓老粉絲患得患失,故此也不帶甚麼期望,但還是會進場奉獻。
「驅魔人:信仰者」(The Exorcist: Believer)節奏上沿用了當年的方式,因此前段進展較慢,男主角在妻子死去後,慢慢發現失蹤女兒回來後精神有異,到出現著魔現象,電影早已過了半小時以上。雖然昔日這種節奏算是緊湊,但畢竟過了 50 年,現在看起來就難免慢了。前面鋪陳主角在海地遇上地震,太太死亡時有鋪墊一些伏線,但對比起來,有些海地風情畫卻好像入得太慢,讓人等著事情發生。
而更重要是,如果作為一部普通恐怖片,它算是合格,邏輯也完整,但掛著「驅魔人」牌頭的話,就難免讓觀眾有點失望了。我們期待見到的,是上身的小孩像原版般凌空飛起、大量嘔吐物、發出怪叫,和做著褻瀆宗教及淫穢的動作等,可是今次入魔的女孩不止一個,而是二人同時入魔,但各人的中邪反應卻變得低調。沒有飛嗎?不是,只是飛得比較少;沒嘔吐嗎?也不是,樣樣都有點,但就是不及原版盡興。
唯一進步了的,是不再只有天主教神父來驅魔,反而是當神父被教廷及現代社會各種限制、裹足不前之時,其他派別和宗教都來參與,一起聯手幫忙,感覺就是「驅魔人」版本的八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樣,只是當中少了中式道士和泰國法師,就好像不夠「政治正確」了。
有人可能會覺得時代久遠,放棄祖宗留下的遺產,硬要摸索新出路才行。但問題是如果原身方向是對的,新人上場要調節,那是否就代表一定要往反方向走呢?要是想把東這方向作調整,變動是可以,但有東南偏南、東北偏北等各種可能性,何必刻意往西走?就像聽說色彩設計是參考了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燈光確實很漂亮,但到底是誰認為一部以驅鬼為主題的電影,在色調設計上應該參考「花樣年華」?要往新意走,是對的,但不應忘記初心,它是一部恐怖片。
要是作為普通觀眾,我覺得可以收貨,但要是作為「驅魔人」的死忠粉絲,就難免有所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