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莎劇與歷史 07 —— 王權面前,皆是可以抛棄的棋子

A+A-
1933 年在倫敦 Sadler’s Wells Theatre 上演的「亨利八世」,由 Charles Laughton 飾亨利八世、Robert Farquarson 飾紅衣主教 Wolsey、Flora Robson 飾 Katherine of Aragon。 圖片來源:Sasha/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Think you see
The very persons of our noble story
As they were living. Think you see them great,
And followed with the general throng and sweat
Of thousand friends. Then, in a moment, see
How soon this mightiness meets misery.
And if you can be merry then, I’ll say
A man may weep upon his wedding day.
(請把這齣高貴的故事裡的人物
當做真人看待;你看他們
身居顯位,從者如雲,友朋
聯肩接踵,然而,頃刻之間,
山頹木壞,墮入悲慘的深淵。
列位看過這戲,如果還覺快活,
那麼洞房花燭之夜,也不妨痛哭。)

亨利八世留名後世,主要是他的六段婚姻,以及他殘酷處決兩任妻子,在七宗罪中,他至少佔了貪吃、淫蕩、嫉妒、暴怒四罪。

他的前五任妻子,無一倖免,英國民間還編了一句順口溜:「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只有最後一任得享天年,因為亨利八世及時死了。

按常理說,如此血腥、艷情的戲劇人生,對作家而言應該是如獲至寶,大可以寫一部都鐸版的「甄嬛傳」,但是,考慮到亨利八世正是伊利沙伯一世的父親,就算借個天作膽,諒莎士比亞也不敢亂寫。因此,想要在這部「亨利八世」的劇本中讀到他如何通姦和殺妻的故事,就要大失所望了。

那麼,還剩下甚麼可寫呢?縱觀全劇,高潮其實是在劇終,前情都是鋪墊,都是為了最後登場的女嬰,伊利沙伯公主,後來的英格蘭女王。

只看劇中的主要人物,不難猜想全劇的重點是甚麼,除國王之外,上場的人物之中有五位主教、一位羅馬教廷的使臣、一位大法官,也就是說,這是一部關於英國脫離羅馬教廷的劇。亨利八世在史上留名,除了六段婚姻之外,最主要的「功業」就是自立國教聖公會,而此一影響歷史軌跡的重大事件,卻也是因為他狂暴、放縱、執拗的性格。

最先出場的是三個英格蘭貴族:白金漢公爵、諾福克公爵和阿伯根尼勛爵。作者借他們的交談,來交代英法兩國國王議和的事情,但交談内容的主角並不是國王亨利,而是約克的紅衣主教 Wolsey。

這位主教儼然已經是貴族的眼中釘,原因是他並非貴族出身,而是一個憑學識、才能攀上高位的寒門子弟,如果他老老實實做一個虔誠的教士,也就罷了,然而他有政治野心:「他開了一張隨駕出征的貴族名單,對其中大部分的人來說,他的目的不是在於給他們榮譽,而是在於叫他們大大地破費一番。」這次議和直接損害了貴族的利益:「我們和法國人之間達成的和平還抵不過我們耗損的開支呢。」而且,他們還懷疑,主教從中斂財,是典型的「賣國求榮」,之後的劇情對於此一線索有所跟進。

另一邊,國王亨利卻視 Wolsey 是自己人,而那些告狀的貴族才是潛在的敵人,而這幾個貴族找到了王后 Katherine(亨利的首任妻子)做盟友。接下來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爭執,亨利說加這麼多的稅不是他的主意,Wolsey 則聲稱自己只是盡忠職守,最終亨利同意收回成命,放過所有抗命不交稅的人,並且交付 Wolsey 去執行。Wolsey 不無狡猾地跟手下說:「民眾怨聲載道,對我很不滿,因此可以派人宣稱:這次皇上收回成命,寬恕大家,是全虧紅衣主教從中斡旋的。」

這是一段最典型的宮鬥戲,對於後世的作家,可以「抄橋」之處頗多:首先國王的妥協,都是看在王后的面子上,Wolsey 吃了一記軟釘子,當然也要找人付出代價,於是白金漢公爵被他的總管告密,說他對國王懷有逆心。熟悉戲劇的人都知道,這個總管告發自己的主人,最大的可能是他被收買了,收買他的金主是誰呢?答案呼之欲出。

Wolsey 為保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他還有更厲害的招數籠絡國王 —— 接下來伊利沙伯女王的母親,歷史上傳奇的、悲慘的王后安寶琳(Anne Boleyn)登場。

安是出名的美人,她在法國宮廷長大,受的是當時最好的教育,才藝出眾,衣著時尚,亨利對她自然是一見傾心。劇中她的姓氏拼寫為 Bullen,歷史上是為了迎合法國人的發音習慣,才改成了 Boleyn。應該說,關於亨利與安這一場命運的遇見,即使莎士比亞下筆克制,還是相當準確地表現了亨利色慾薰心、五迷三道的一面。

約克的紅衣主教 Wolsey 明顯是這齣劇最大的反派,也是一個非常方便的藉口,作者借民間謠傳,把亨利與王后離婚的決定歸咎於他:「這怕是因為紅衣主教或國王的其他親信,由於憎惡這位善良的王后,才引起國王的疑慮,借此來敗壞她。」

Wolsey 受盡廷臣的非議,他們認為國王的一切糊塗,都是這個「妖僧」所為 —— 這樣的劇情,大家也是耳熟能詳吧,歷史上的「寵臣之禍」可謂常見,到底是寵臣有非凡的魔力,還是後世的歷史紀錄「為尊者諱」,刻意把髒水都潑到 Wolsey 這種人身上呢?

莎士比亞當然也無法跳出此一窠臼,但是他還是試圖指出,亨利純粹是移情別戀:「一個精力充沛的人要和這樣一個可愛的同榻人分離,這是多麼令人傷心啊?但是,良心,良心,它是最敏感的。我必須把她拋棄。」

在當時的政治環境裡,這句台詞可以說相當露骨:所謂「精力充沛」(an able man)無非是他為自己的慾望尋找的藉口,而他鄙視所謂的「良心」,因為良心使他柔弱,妨礙他的行動,他抛棄王后的心意已決:畢竟,在這句台詞中,他只是稱呼王后為「同榻人」(bedfellow)。

再者,Katherine 為亨利所生的孩子之中只有一人存活,那便是「血腥瑪麗」,伊利沙伯女王的首要敵人(archenemy)。

那麼,安對於取代王后是甚麼反應呢?不難推測,在莎士比亞筆下,她當然要表現出單純無辜的模樣,真正的心跡只能通過別人來說。她身邊一個上了年紀的婦女(可能是她的教母?)便老實不客氣地說:

別看您裝模作樣,其實您心裡也願意。看您長得這副女人家的俊俏模樣,您那顆心也是女人的心,女人的心總是愛地位、金銀、權力的,這些東西,說實話,就是福氣,就是上帝的禮物,別看您假正經,您那顆軟羔皮做的良心,只要您願意把它撐開,這些禮物滿都裝得下。

亨利向王后攤牌離婚,並且在羅馬派來調解的使臣面前自辯,是這部劇最重要的一場戲,不但表現了王后的道德高尚,也道出了亨利離婚最重要的理由:

因為上天注定,王后和我生下的男嗣,不是在腹內夭折,就是出世後不久就死去,她創造的生命無異是墳墓中的僵屍。我認為這是上天對我的懲罰…… 其次,我就考慮到我既無子嗣,我所統治的各國就發生了危機……

可想而知,多次的流產和死嬰,對於中世紀的國王夫婦,會是怎樣致命的打擊,在離婚再娶這件事上,羅馬教廷的阻撓,於亨利而言,已經令他有足夠理由懷疑是在政治上打壓他。

莎士比亞對於 Katherine 這位王后充滿同情,但是對於統治者而言,在權力面前,愛情又算得甚麼?莎士比亞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好笑的是,當初安排美人計,報復王后 Katherine 的 Wolsey,此時聽聞安將要成為新的王后,大驚失色,因為他主張的是英法聯姻,國王應該娶法國公主,而不是一個騎士的女兒、王后的侍女。那麼,Wolsey 的悲慘結局,也就顯而易見了:他居然寫信給羅馬,要求教宗不要批准離婚,而這封機密信件被他的政敵截獲,交給了亨利。

白金漢公爵、Katherine 王后、約克紅衣主教 Wolsey 相繼退場,新生命伊利沙伯公主登場,全劇告終:妨礙亨利意願的人都被清除,而他的繼承人,伊利沙伯女王統治期間,英格蘭取代西班牙,成為新的海上霸權。雖然,亨利對於伊利沙伯不是一個兒子甚覺遺憾,而這一筆,作者倒也沒有遺漏。

不得不說,莎士比亞,以及這齣劇的合作者 John Fletcher,對於這位個性張揚的國王的文學處理,相當高明。劇中的人物各個情有可原,包括 Wolsey 這個出身低微、遭到排擠的教士,也說不上大奸大惡。這齣劇的目的,是交代伊利沙伯女王的身世 —— 為何在她統治期間,到處是潛藏的敵人,羅馬教廷、西班牙、以及她同父異母的姐姐,陰謀叛亂不斷,女王因此設立了特務情報部門,甚至有說,莎士比亞也是這個情報系統的一員。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