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s, Romans, countrymen, lend me your ears.
I come to bury Caesar, not to praise him.
The evil that men do lives after them;
The good is oft interrèd with their bones.
So let it be with Caesar.
(各位朋友,各位羅馬人,各位同胞,請你們聽我說;
我是來埋葬凱撒,不是來贊美他。
人們做了惡事,死後免不了遭唾駡,
可是他們所做的善事,往往隨著他們的屍骨一齊入土;
就讓凱撒也如此吧。)
莎士比亞創造了許多經典角色,而其中有一類是真正的歷史人物,經過他的藝術加工,虛構的劇情甚至喧賓奪主,蓋過了真實的歷史,在某程度上也影響了後世讀者的歷史觀。
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取材自英格蘭歷史,譬如「理查三世」,另一類則是根據羅馬史的改編,譬如「科里奧蘭納斯」。
在莎士比亞歷史劇之中,最為人熟知的人物要數「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凱撒是歷史上最雄才大略的統治者之一,最為人爭議的是他作為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獲授權終身獨裁,共和國變成了帝國,因此中文為他加上了「大帝」的稱號。終身執政的誘惑誰能抵擋?因此凱撒也是後世許多野心勃勃的政客的偶像。
凱撒的威水史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但是莎士比亞偏偏只選取了凱撒被刺殺的最後時刻,除了刺殺本身是最具戲劇張力或爆炸力的情節之外,莎士比亞這樣選材,有沒有考慮過歷史和政治意義?答案顯而易見:這齣劇原本就叫做「凱撒的悲劇」(The Tragedy of Julius Caesar)。
奇特的是,在莎士比亞筆下,並沒有看到凱撒身為主角、英雄、偉人的一面。
這齣劇開場就很特別:先是一群羅馬市民在街頭慶祝凱撒在前線傳來捷報,而兩位護民官有點看不下去,因為這些對凱撒山呼萬歲的群眾,不久之前還是另一個大將軍龐培(Pompey)的擁躉,龐培正是凱撒的死對頭。這兩人認為,人民群眾的熱情變化莫測,一個政治家若是得到這種「民意」的加持,對實際掌權的元老院是很危險的事情。
然後才是大名鼎鼎的凱撒登場,眾人將他奉若神明,只要是凱撒吩咐,無有不從。但是凱撒這個角色只有寥寥數語又下場了,台上留下他的左膀右臂:布魯圖(Marcus Brutus)和卡西烏斯(Gaius Cassius)—— 對羅馬史稍有了解的人看見這兩個名字,就不難明白,這齣劇真正的主角並不是凱撒。
這兩人的名字為歷史所銘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刺殺凱撒。然而這兩個人不是荊軻那種職業刺客,他們本身也是元老院的議員。凱撒遇刺是徹頭徹尾的宮廷政變,但理由卻不一樣。布魯圖和卡西烏斯並沒有篡位奪權,也沒有扶植自己的親信做幕前傀儡,他們是為了阻止凱撒變成又一個獨裁的暴君。「只有叫他死這一個辦法;我自己對他並沒有私怨,只是為了大眾的利益。他將要戴上王冠;那會不會改變他的性格是一個問題;蝮蛇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現的,所以步行的人必須刻刻提防。讓他戴上王冠?—— 不!那等於我們把一個毒刺給了他,使他可以随意加害於人。」
凱撒在羅馬市民眼裡恍若天神,但是卡西烏斯曾經與他一起參戰,親眼目睹他遇險時需要求救、生病時脆弱不堪,英雄亦凡人,卡西烏斯慨嘆:「(凱撒)就像一個害病的女兒一樣。像這樣一個心神軟弱的人,卻會征服這個偉大的世界,獨佔著勝利的光榮,真是我再也想不到的事。」
這真是莎士比亞最了不起的地方,古往今來所謂的偉大君王、或者被譽為甚麼「千古一帝」,有多少人可以和凱撒的威名並駕齊驅?然而即使凱撒,在熟悉他的人眼裡,他也是一個和所有人一樣有弱點和私心,他會老邁也會昏聵,一個統治者的千秋萬歲,必然是政治的災難。
觀眾看到這裡,應該會有點捉摸不定:到底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凱撒難道不是國家的大救星嗎?布魯圖、卡西烏斯難道不是奸險小人嗎?然而看來劇情並非如此走向。
莎士比亞並沒有像一般的作家那樣給凱撒戴上「主角光環」,他極少直接寫凱撒,其人到底如何?主要是通過其他人的描述和觀感,因為凱撒是一個政治家,他的權力足以影響到整個羅馬,即使作者用盡生花妙筆展現他天縱英明,也無關宏旨,重要的是凱撒的為人行事、統治方式所造成的影響 —— 莎士比亞不但完美把握了這齣劇的重點,也非常準確捕捉到了政治家的歷史意義。
莎士比亞創作這齣劇的時候是 16 世紀末,英格蘭的空氣裡彌漫著陰謀叛變的風聲,但是莎士比亞以詩人和作家的身份,又沒有從過政,也不知道有沒有熟讀羅馬史,對權力的實質卻有如此清晰的認知。或者說,在當時的英國,一個中產的有識之士,已經有這方面的政治常識,他們本能地抗拒暴君,即使是凱撒這樣公認的偉人,只要他擁有絕對權力,他就是一個潛在的暴君的 Candidate。
可是與此同時,像是為了考驗觀眾的心智和定力,作者又借安東尼之口贊美凱撒(引言即安東尼的發言,也是本劇最膾炙人口的一段台詞):他愛民如子,同情窮人,也多次拒絕戴上王冠,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野心家,更不要說是暴君。布魯圖等人的行刺,難道不是喪盡天良的謀殺,有甚麼理由說服大家?而此一沒有答案的疑問,是凱撒真正的悲劇。但是站在布魯圖等人的角度,為的是把權力老老實實關在籠子裡,不得不付出如此代價。由於這個作品太深入人心,美國總統林肯遇刺,據說兇手也是用同樣的理由說服自己。
凱撒被刺的一幕當然是全劇的高潮,而這個高潮的力量恰恰在於簡短。
首先凱撒那句著名的台詞:“and you, Brutus?” (還有你,布魯圖?)是歷史紀錄的遺言,僅僅三個字,凱撒遭到背叛時的震驚和悲痛,觀眾不難感同身受,不得不說舊版的中文翻譯「布魯圖,你也在内嗎?」字數一多,戲劇效果大打折扣。
也許,凱撒的遺言,恰恰就是莎士比亞創作這齣劇的靈感來源,三個字就能抵千言萬語。人類的情感關係是如此複雜多變,在戲劇的張力到達頂峰的時候,恰恰需要最大的收斂,就好像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大爆炸的場面,居然是寂靜無聲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