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莎劇與歷史 03 —— 壞國王也有幾分獨立的骨氣

A+A-
1961 年,由 Peter Potter 執導、Maurice Denham 主演的「約翰王」,於倫敦舊維克劇場上演。 圖片來源:Jimmy Sime/Stringer via Getty Images

now my soul hath elbow-room.
It would not out at windows nor at doors.
There is so hot a summer in my bosom
That all my bowels crumble up to dust.
I am a scribbled form drawn with a pen
Upon a parchment, and against this fire
Do I shrink up.
(現在我的靈魂可以有一點兒迴旋的餘地了;
它不願從窗子裡或是門戶裡出去。
在我的心頭是這樣一個炎熱的盛夏,
把我的臟腑都一起炙成了灰;
我是一張寫在羊皮紙上的文書,
受著這樣烈火的烘培,全身都皺縮而焦枯了。)

眾所周知,約翰王是英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君主之一,以致於在他之後,再也沒有國王用過約翰這個名字。

約翰的名聲敗壞,主要與羅賓漢的故事廣為流傳相關:羅賓漢擁護的是獅心王理查一世,他的弟弟約翰自然被塑造成篡位的暴君,本身德不配位,再加上發動内戰,又添了橫徵暴斂這一條罪。在真實歷史上確也有所依據 —— 約翰排行老么,已無封地可以繼承(因而被諷為「無地王」),不得不對外興戰,因此激起國内貴族的反對,最終被迫簽下「大憲章」,又接二連三地違約,最終死於内戰。很多人相信他是被毒死的,莎士比亞在劇本裡便採用了此說。

有趣的是,雖然這齣劇並非歌功頌德,卻在 18 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非常受歡迎,原因是英國人普遍厭懼法國人推翻王室制度,造成斷頭台下血流成河的革命恐怖統治。莎士比亞的約翰王,即使對内是個奸詐狡猾的壞蛋,但在對外這件事上,他肯定是正義的一方。

不止於此,約翰王另外對付的一個大反派,便是羅馬天主教廷。是法國人更壞,還是羅馬的教宗?可以說是英國王朝政治立場的一大線索,也是後世英國諷刺喜劇中最經常被用來嘲諷的對象。此一傳統,也許就是由莎士比亞開了頭。

約翰一上場,作者就開宗明義,由法國使臣之口,稱他為「僭王」。但是約翰沒有勃然大怒,立即將來使推出去斬首;相反,法國使臣威脅他如果不放棄王位,交給他的侄子亞瑟,法國將對英國宣戰,而約翰的回應也很乾脆:「我們要用戰爭對付戰爭,流血對付流血,壓迫對付壓迫。」

顯然,是否「名正言順」是約翰王一生最重要的問題,也關乎到歷史對他的評價是否公允。莎士比亞接下來就為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場貴族家庭的紛爭,發生在貴族 Faulconbridge 的長子 Philip 和他的弟弟 Robert 之間。

他們自稱是一母所生,據 Philip 聲稱,弟弟 Robert 造謠說他是私生子,目的是要阻止他繼承父親的財產。而 Robert 的依據很簡單,他長得非常像父親,而他哥哥 Philip 不然。出人意料的是,Philip 竟然是獅心王理查(也就是約翰的哥哥)的私生子,而這個私生子,劇中一直以 Bastard 稱呼的角色,成為約翰身邊冷眼旁觀的一個局外人,類似李爾王身邊的傻瓜。

然而 Faulconbridge 家族的問題還只是前菜,法國國王腓力與約翰在陣前互罵,罵戰的核心依然是私生子的問題。亞瑟的母親康斯丹絲宣稱,約翰篡奪了原本屬於亞瑟的王位。亞瑟正是獅心王理查的兒子,是嫡長子,他最有繼承的資格。然而,約翰的母親艾莉諾,顯然是因為兒子比孫子更為親近的關係,支持了她的小兒子約翰 —— 這樣的故事當然是非常普遍的,譬如明成祖朱棣。

值得注意的是,約翰也好,由法國支持的亞瑟也好,雙方都需要得到人民的認可。結果在 Angiers 城僵持不下的時候,城裡的市民表達了他們的立場:「在我們的懷疑沒有消釋以前,我們仍然要保持原來的審慎,緊鎖我們堅強的城門,讓疑慮作我們的君王;除非另有一個確鑿的君王來到,這個疑慮的君王是不能被推翻廢黜的。」

結果,為了避免玉石俱焚,Angiers 市民獻計:不妨利用通婚來達到和平,約翰可以把侄女白蘭芝嫁給腓力的兒子路易,另加豐厚的一筆嫁妝。如此一來,腓力立即偃旗息鼓,為亞瑟討回名譽和王位的初心,立即被抛到了九霄雲外。這場談判的結果,令私生子 Philip 得出結論:「都說富有是唯一的罪惡;我偏要說,只有貧窮才是最大的壞事。國王們也會因為利益背信棄義。」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在這場談判中的唯一輸家,亞瑟和母親康斯丹絲(即理查的遺孀和兒子),遭到了法王腓力的背叛與出賣,是不是受人同情呢?康斯丹絲詛咒著說:「戰爭!戰爭!沒有安靜,沒有和平!和平對於我也是戰爭。」—— 和平從來不是目的,而是不得已而為之,然而幸運的是,絕大多數人必須不得已而為之,不能隨心所欲。

來自法國的挑釁似乎暫時平息,一波又起,羅馬的諾森教宗(Innocentius III)派使臣來問罪,因為約翰拒絕了由羅馬教廷指定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教宗諾森三世在歷史上是一個厲害角色,他是羅馬天主教廷權力鼎盛的象徵。若說橫徵暴斂,諾森的排名應該在各個國王之前,而且他徵稅的對象,遍佈西歐各國,約翰和他相比,實屬小巫見大巫。

諾森三世的出現,使約翰也成為反抗強權的角色。但是反抗教宗對英格蘭的強力控制(尤其是稅收問題),後果十分嚴重:教宗唆使法國國王腓力再度宣戰,破壞了英法兩國剛剛締結的和平協議。

劇情這樣的走向,使得觀眾對約翰的看法,不知不覺間偏離了舊有的歷史評價或者民間傳說。莎士比亞並沒有為約翰翻案,他只是以一個歷史劇作家極其冷酷精明的眼光審視權力鬥爭,包括戰爭、談判、協議。約翰不是好人,但他的對手,無論是他的子侄輩,還是法國國王腓力,還是教宗諾森,通通皆非善類。

約翰甚至指控教宗弄權斂財:

雖然你和一切基督教國家的君主都被這好管閑事的教士所愚弄,害怕那可以用金錢贖回的咒詛,憑著那萬惡的廢物金錢的力量,向一個擅自出賣赦罪文書的凡人購買一紙豁免罪惡的左道的符籙;雖然你和一切被愚弄的君主,不惜用捐稅維持這一種欺人的巫術,可是我要用獨自的力量反對教皇,把他的友人視為我的仇敵。

不得不說,這番台詞極具煽動力,足可引起廣泛的共鳴。當然,到莎士比亞寫這齣劇的時候,文藝復興已經推進了一百多年,羅馬教廷的權勢比起諾森三世的時候,已經是江河日下。尤其是英國的教會經過亨利八世的任性「改革」,也已徹底脫離了梵蒂岡,因此在倫敦的劇場裡這樣大聲指責教宗,再也不會有興師問罪的後果。

然而,不幸的是,外臨強敵,為斬草除根,約翰處死了他的侄子亞瑟,引發了内亂。關於亞瑟之死,可說是全劇最牽動人心的一幕,刺客始終不忍心下手,由於這一段真誠的對話,一時間令人誤以為會有奇跡發生。這個小小的 suspension 堪稱精妙,這使得亞瑟不得不死的下場更為震撼,也預示了約翰接下來必有大難臨頭。

在莎士比亞筆下,王權之間爆發的戰爭,完全沒有正義可言 ——「為了王權這一根啃剩的肉骨,蠻橫的戰爭已經聳起它的憤怒的羽毛,當著和平的溫柔的眼前大肆咆哮…… 廣大的混亂正在等候著霸佔的威權的迅速崩潰,正像一隻餓鴉眈眈注視住瀕死的病獸一般。」這段文字,與波希(Jeroen Bosch)的地獄圖可謂絕配。

莎士比亞沒有點明,但劇情顯示約翰是被羅馬派來的刺客毒殺,最後為他哭泣的是獅心王理查的私生子,那個曾要求他主持公道的 Philip。引言是約翰臨終前的遺言,靈魂的炙烤,等於他的懺悔。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