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唯一的紙包飲品回收廠「Mil Mill 喵坊」,其位於元朗工業邨的廠房租約年底屆滿,近日接獲業主科技園公司通知拒絕續租,創辦人透露新加坡向廠方招手,Mil Mill 正在物色新營運用地。事件引人關注本港回收行業的發展及困境,觀乎其他亞洲國家,泰國和越南等近年均嘗試與回收公司合作,利用各種技術把紙包飲品盒回收再製造成用品,例如製作成再造紙和彩樂板等,以實踐循環經濟概念。
循環經濟
|共4篇|
歐盟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消費者、商界和環境可以皆贏?
歐盟在 2015 年底首次發表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時任歐盟委員會副主席 Frans Timmermans 解釋計劃背景時直言:「如果我們繼續採用『獲取、製造、使用和丟棄』的方式,我們的地球和經濟將無法延續。」歐盟委員會今年 3 月底提出新擬定的規例,針對使用資源最多且循環潛力高的行業,確保減少浪費,賦予消費者和公眾購買者權力,務求使可持續產品成為歐盟規範。
全球塑膠公約登場,加速企業轉型循環經濟
3 月 2 日,175 個國家的代表在內羅比聯合國環境大會同意制訂「全球塑膠公約」,於 2024 年底前達成具約束力的公約協議。決議文件開宗明義指,塑膠污染已成為嚴重的環境問題,影響環境、社會和經濟層面的可持續發展。
真正的循環經濟:英國新興的慈善二手店
很多人都喜愛購物帶來的滿足感,並藉此抒發日常生活的壓力。可是,盲目追求新款衣物,會製造很多不必要的浪費,稍有不慎又會多花了金錢。近年,慈善二手店在英國愈開愈多,年輕人之間也興起一股復古風潮。列斯貝克特大學的市場學家 Esther Pugh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慈善二手店背後的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