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消費者、商界和環境可以皆贏?

A+A-
時裝行業將面臨巨大轉變,未來需考慮更多衣服的耐用程度,及顯示生產的環境足跡。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歐盟在 2015 年底首次發表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時任歐盟委員會副主席 Frans Timmermans 解釋計劃背景時直言:「如果我們繼續採用『獲取、製造、使用和丟棄』的方式,我們的地球和經濟將無法延續。」歐盟委員會今年 3 月底提出新擬定的規例,針對使用資源最多且循環潛力高的行業,確保減少浪費,賦予消費者和公眾購買者權力,務求使可持續產品成為歐盟規範。

歐盟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最新有何提議?

今年 3 月 30 日歐盟委員會發表新提案,包括多項針對消費品的倡議,例如有關可持續產品設計的法規、針對紡織品的新規範、賦予消費者權力等。未來歐盟將立法規定特定產品的可持續設計要求,需顧及更耐用、可靠、可重複使用、可升級、可維修及節能。委員會初步評估,首批目標或針對紡織品、家俬、輪胎、油漆等產品類別。可持續產品法規亦將要求提供產品的環保資料,稱為「電子產品護照」,以助消費者和企業在購買、維修和回收商品時作選擇。

紡織品是其中一項重點項目。歐盟委員會希望歐盟市場上的所有紡織品更耐用、可修復和可回收。產品還應主要由再生纖維製成,不含有害物質,紡織產品的關鍵環境資料亦需要在電子產品護照披露。該提案還將禁止在某些條件下銷毀產品,包括未售出或退回的紡織品。這可能意味著時裝行業將面臨巨大轉變,速食時裝(快時尚)的生產和銷售模式將更難在歐洲市場擴張。

第三項重點提議是更新歐盟消費者法規,在環境方面賦予消費者更大權力,確保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能夠做出知情和環保的選擇。委員會提議修改消費者權益指令,要求銷售商向消費者提供有關產品耐用性和可修復方面的資料,如告知消費者產品的保證耐用程度、提供有關維修的資訊、獲取備件的途徑或維修手冊等。

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為打擊「計劃報廢」、限制產品壽命來促使消費者更換產品的行為,委員會提議修訂「不公平商業行為指令」,禁止商家隱瞞影響產品壽命的功能,例如,在特定時長後會以軟件停止產品功能或將效能降級。委員會亦提議,禁示商家提出「環境友好」或「生態友好」等籠統、模糊的環境聲明,這些聲明營造產品具卓越環境績效的虛假形象。另外若環保聲明包含整件產品,但實際上只涉及產品的某個方面、展示並非基於第三方驗證計劃或由公共機構成立的自願可持續性標籤等,委員會亦提倡禁止。

商界聞風而動,轉型循環經濟?

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各項建議,很有可能要面對來自相關業界的遊說和反對,而實際對個別產品的要求仍有待公佈。雖然歐盟的具體法例規定仍未落實,但近年來歐美多討論相關法例,商界早已聞風而動。Apple 去年 11 月發表「自助維修計劃」,料於今年起讓顧客和獨立維修商獲取 Apple 原廠零件、工具與維修手冊,以自行維修裝置。Samsung 上月底亦公佈將與維修公司 iFixit 合作,為美國的消費者提供維修套裝,最快今年夏季會提供套裝和教學的型號,包括 Galaxy S20 系列、Galaxy S21 系列和 Galaxy Tab S7+。Apple 和 Samsung 的維修計劃,顯然是要應對美國及歐盟正在進行的維修權立法。

上月亦傳來有關 Apple 的震撼消息,據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Apple 最近研究為 iPhone 和其他硬件產品引入租用服務,未來客戶可每支付月費以使用其硬件。如果計劃落實,將會是市場最重要的手機銷售商引入手機租用服務。Apple 轉變銷售模式固然是為追求更多盈利,不過「租訂服務」(又稱「訂閱制」)對於循環經濟卻別具意義,生產商售出產品的使用權和服務,因此不再需要計劃報廢,而是集中精力推出最佳的產品,使用更耐用的物料和改善設計來吸引顧客。

燈泡是計劃報廢最經典的例子,在上世紀 20 年代,各大燈泡生產商組成協議,標準化燈泡生產,並限制燈泡壽命在 1,000 小時,以促進產品銷售。限制產品壽命不僅浪費資源,亦產生更多垃圾。以生產燈泡起家的飛利浦近年就積極推廣「照明服務」業務,鼓勵客戶更換壽命更長和更節能的 LED 燈,把安裝和管理照明系統組合成服務來銷售,強調轉型到循環經濟和改變文化,把經濟模式由擁有權變成管理服務。要轉型至循環經濟,既需要法規推動,亦要消費者和商界兩者移風易俗,接受新的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