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日本的「新語.流行語大賞」中,除了過半數與肺炎有關的詞語上榜外,還有兩個詞語與娛樂圈文化有關,分別是韓劇「愛的迫降」,以及 YouTuber 兼搞笑藝人「フワちゃん」。就數字而言,フワちゃん 本身在頻道的更新頻率並不高,在電視出演增多後更顯著減少;也不如其他從 YouTube 轉戰電視的美男美女般靠樣生存,到底她是怎樣生存到現在?
藝人
|共8篇|
Neo:演員、歌手和明星
當許光漢是名「演員」,唱歌就是表現的輔助,像在「罪夢者」裡以一段邊走邊哼唱,表現對佈局手到拿來的輕鬆感。此時,唱功好純屬 Bonus,可以為演繹加分,也可以成為宣傳噱頭,受眾亦不會要求太高。但當許光漢成為「歌手」,唱歌就是專業的工作,以歌聲打動聽眾是其本分,MV 裡演得再好,亦只該用來錦上添花,而非為渲染力不足的歌曲本身作「補充加強」。
陶傑:精彩之處
明星辛康納利逝世,兩代影迷有如喪夫之痛。父親一代看「007」,兒子一代看辛康納利演「奪寶奇兵」片集,印第安納鍾斯的父親出場,魅力氣場俱縱橫四海。這兩大片集,有三大「政治不正確」弊端。
人民幣和玻璃心,韓流如何取得平衡?
隨著韓國娛樂事業向外擴張,它亦成為亞洲國家的「火藥庫」,一張照片、一件 T 裇甚至一句說話,都足以引爆國仇家恨。 加上近代史中,經歷過外強侵略、殖民統治的歲月,宗教的影響力較在歐美社會為大。為免惹禍上身,大型藝能事務所均有一套行事「指南」,有關係者形容,當中「歸納了不同國家的工作團隊,在政治、宗教、歷史等敏感話題的對應方式」。
Neo:謝謝,你存在的時間
對呢,我們都愛稱他為春馬,明明只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喊起來卻親切得像是老朋友。我想,這不光是因為在日本,姓「三浦」的同世代男演員有好幾個,更因為他一直以來演出的作品,陪伴我們成長之餘,還在我們的青春留下烙印。
K-pop 明星共通點:抑鬱?
韓國歌手雪莉近日於家中去世。有指雪莉因不堪網上人身攻擊及抑鬱,最終選擇自殺。前韓國「國民日報」記者權準協於美國 Vice 媒體撰文談及雪莉一事,憶述自己過去任職報道 K-pop 新聞的文化記者時,曾採訪不同 K-pop 明星。在訪談中,權氏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抑鬱。
陶傑:一爬天堂、一墜地獄
一度稱譽為「靚絕五台山」的女藝人藍潔瑛年華不再,生活艱困,孤死於寓居,與「娃娃影后」李菁,收場的一幕,不幸類似。
包大人:當藝人談政治,災難來了
劉德華這次惹火上身,簡單而言是忽視或輕視了自古的金科玉律 —— 藝人談政治,總帶來災難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