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度日本的「新語.流行語大賞」中,除了過半數與肺炎有關的詞語上榜外,還有兩個詞語與娛樂圈文化有關,分別是韓劇「愛的迫降」,以及 YouTuber 兼搞笑藝人「フワちゃん」(取自其本名姓氏「不破」)。就數字而言,フワちゃん 本身在頻道的更新頻率並不高,在電視出演增多後更顯著減少;也不如其他從 YouTube 轉戰電視的美男美女般靠樣生存,到底她是怎樣生存到現在?

早前 フワちゃん 受訪時提到,她的 YouTube 短片會每分每秒都把有趣的素材放進去,寧願觀眾覺得煩,也比覺得悶好。的確,在觀眾對影片集中時間日漸縮短、連 Netflix 都推出倍速播放功能、看頭 3 集動畫就決定是否繼續追下去的今天,YouTube 短片如果不能在首 30 秒留住觀眾,就等同失敗。フワちゃん 夾在瀏海的五色髮夾乃是其標誌,而在大部分場合下,她都穿著鮮色的胸罩式上衣以及短褲。奇裝異服且貫徹始終的人設亦有助觀眾記住。加上她連珠炮發式的說話風格,談話中始終維持高昂的情緒,在街頭不怕打擾到別人,在節目不怕搶白其他人的風格,對以慎言為美德的日本觀眾而言也非常新鮮(註 1)。

對香港觀眾而言,フワちゃん 無論個人形象,還是短片剪輯方法,都與近年在港台也興起的迷因文化相當接近;亦即見字飲水等廣為人傳揚的口號,又或者專攻中老年人的蓮花背景等相當相似。フワちゃん 大量運用常在罐頭圖像佔了過半屏幕的對比色字幕去加強說話效果;還將自己轉化成迷因本身,在其短片裡瘋狂張貼。對我們而言,這種文化可能並不新鮮,畢竟它們早在 40 歲以下的群組廣為流傳。然而在日本而言,由於大部分讀者不諳英文,也沒有主動將迷因文化本土化的群組,因此並沒有在當地發展起來(註 2)。フワちゃん 作為歸國子女,在無聲無息中倒過頭向日本引入這種文化,也有跡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