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 YouTube 和中國影片網站 Bilibili 興起「AI 孫燕姿」熱潮,以人工智能學習新加坡天后孫燕姿的音色與唱腔,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對於「AI 孫燕姿」忽然「出道」,孫燕姿在網誌回應時表示人類再怎麼快也無法超越 AI,反問自己:「該怎麼跟一個每幾分鐘就能推出一張新專輯的『人』比呢?」在歐美,亦有人利用 AI 音樂生成項目 Riffusion 製成專輯,引發諸多討論,例如 AI 技術,會怎麼改變音樂產業?
歌手
|共17篇|
莫坤菱:奧林斯基在大館,18 世紀的愛情言猶在耳
這星期,音樂成了我們共同的語言。不論是線上觀賞、引頸以待的坂本龍一音樂會,還是 Happy Friday 在大館親歷其境的「大館操場音樂節:弦內之音」閉幕節目 —— 意大利金蘋果古樂團及奧林斯基(亞洲首演),都讓人浸淫於豐富美滿的音色裡。
【Soul Monday】拉丁格林美最佳新人…… 95 歲?
夢想成為歌手的人很多,但恐怕沒多少人像 Angela Alvarez 那樣,等待 7、80 年終能圓夢。出生古巴的她,年青時移民至美國後,即使忙於打工賺錢維持生計,也從沒讓音樂離開生活。直至如今高齡 95 歲,Alvarez 的歌喉獲得賞識,非但以破紀錄的高齡出道,甚至成為今屆拉丁格林美獎的最佳新人。
貓王真的是「文化挪用」?
傳記電影「貓王」(Elvis)上映,電影中來自美國南部的皮禮士利,少年時觀看黑人歌唱及舞蹈,日後糅合成極具個人風格的表演。部分聲稱皮禮士利盜竊黑人音樂、舞蹈的人,或者不會同意當中一句對白「The way you sing is God-given, so there can’t be nothing wrong with it」,不過在音樂仍有種族界限的 50 年代,卻有不少黑人音樂家欣賞貓王,貓王亦表達自己對黑人音樂(black music)及音樂家的讚賞。
泰國反政府 Rapper 何以掀起芒果糯米飯熱潮?
泰國著名 Rapper Milli 日前在美國音樂節演出,大鬧泰國政府之餘,又當眾吃芒果糯米飯,旋即掀起熱潮,曼谷多間餐廳的外賣訂單應接不暇。不少泰國人因此奉芒果糯米飯為文化認同象徵,連政府都試圖分一杯羹,揚言正研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懶理 Milli 反政府言論。
廖康宇:壞時代下的樂壇盛事
每一次筆者寫流行文化,都有讀者覺得這是做「港豬」的表現 —— 關於做一隻「港豬」,大意就是指一個人沉醉於飲食娛樂,忘記了自己生而為人的社會責任。但筆者可以斷言,香港近年的流行文化產物,包括歌影電視,絕對不是「港豬」的飼料。
Deepfake:AI 偽造歌聲的問題
樂迷會惋惜歌手離世,感嘆再也無法傾聽其歌聲與新作。去年,人們終於聽到已故名歌星法蘭 · 仙納杜拉(Frank Sinatra),演繹 Hot Tub Christmas 一曲…… 消息違反常理?因為一切只是由 AI 深度偽造(deepfake)。但巨星永留存背後,有沒有其他道德和版權問題?
【Soul Monday】Rapper 放棄樂隊,只為救貓
「鐵漢柔情」這四個字,用來形容 40 歲的 Sterling Davis 最適合不過。這位居於美國亞特蘭大的 rapper,上台表演總是一臉酷,但其實私下愛貓成性。他為拯救流浪貓,甚至放棄音樂事業,變賣全副家當,只為令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活得平安又健康。
Neo:演員、歌手和明星
當許光漢是名「演員」,唱歌就是表現的輔助,像在「罪夢者」裡以一段邊走邊哼唱,表現對佈局手到拿來的輕鬆感。此時,唱功好純屬 Bonus,可以為演繹加分,也可以成為宣傳噱頭,受眾亦不會要求太高。但當許光漢成為「歌手」,唱歌就是專業的工作,以歌聲打動聽眾是其本分,MV 裡演得再好,亦只該用來錦上添花,而非為渲染力不足的歌曲本身作「補充加強」。
永遠的自由之戰:唱垮柏林圍牆的東德詩人
30 年前,東西德民眾推倒柏林圍牆的畫面,成為世界史新里程碑。要推翻這堵戒備森嚴的圍牆,東德異見詩人兼歌手比爾曼激勵人心的創作,更被視作東德政權垮台的伏筆。在最近翻譯出版的自傳,比爾曼把抗爭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其中一首指桑罵槐的作品,以中國暗諷東德政權,直斥兩者同樣統治著「被閹割」、「如同牲畜的人民」。只是東德的圍牆已然倒下,中國的長城仍然屹立未倒。
K-pop 明星共通點:抑鬱?
韓國歌手雪莉近日於家中去世。有指雪莉因不堪網上人身攻擊及抑鬱,最終選擇自殺。前韓國「國民日報」記者權準協於美國 Vice 媒體撰文談及雪莉一事,憶述自己過去任職報道 K-pop 新聞的文化記者時,曾採訪不同 K-pop 明星。在訪談中,權氏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抑鬱。
方俊傑:「搖滾太空人」 —— Elton John 的音樂劇傳記
以 Elton John 生平作故事藍本的「搖滾太空人(Rocketman)」,他本人亦是監製之一。有點似陳友自己執導「兄弟班」,拍溫拿事績,敏感的黑歷史多數被輕輕帶過,歌功頌德的才會被發揚光大。
騷靈歌后離世:名曲 Respect 未令 Aretha Franklin 得到尊重
美國騷靈歌后 Aretha Franklin 日前以 76 歲之齡離世,樂迷反覆播放她的首支冠軍單曲 Respect 作為悼念。然而諷刺的是,這首以尊重為名的金曲,並未令她得到完全的尊重。因為此歌為她帶來破紀錄的唱片銷量,以及可觀的演唱會收益,但當全美電台播放過逾 700 萬次,她卻從未得到過一分錢版稅。如此荒謬的事,源於版權法長久以來對演唱者的不公平待遇。
歐洲不文明史:閹伶
男性在青春期後閹割,一般後果是性慾消除、肌肉質量、體力和體毛減少、不再出鬍鬚,或乳房增大亦是常見的情況。除了中國有太監作為僕人,4,000 年前,位於現今伊拉克境內的蘇美爾城邦,也有記錄蓄意閹割男性而產生宦官。而於近代歐洲,則有為保存男性童聲,而對在青春期之前的男孩進行閹割,培養擁有獨特歌唱技能的「閹伶」。
以流行歌手命名新發現物種的潮流
人有「萬物之靈」之稱,意指人有智慧,主宰萬物。可是,身為萬物之首,人類仍未知自己究竟「統領」多少物種,至今生物學家仍在探索新物種的無盡旅途當中。而每當生物學家發現從未遇見的物種,下一步則要交給分類學家(taxonomists)去決定怎樣命名物種。原來,如何稱呼物種也大有學問,而且現時學界出現以流行歌手命名新物種的潮流。
紅眼:玻璃中年
今年,部分香港人對紅白的話題怪異地落在 X Japan 團長 YOSHIKI 身上,因為紅白前舉辦的香港演唱會甩轆,加場之下趕不及回日本採排,也意外讓沉寂幾年的紅白在香港媒體中多了談論。至於傳統的哈日迷,都離不開名勢漸不如前的 AKB48 和憑著「逃恥」人氣急升的星野源,本來萬分期待後者會拖著劇中妻子新垣結衣跳「戀舞」,結果有點失望。反而,當出道 20 年第一次登上紅白舞台的 KinKi Kids 唱起「玻璃少年(硝子の少年)」,卻叫人點滴在心頭,老淚在縱橫。
紅眼:男人與帽
潮流教父麥浚龍戴帽,是為放你兩條街而戴,一般明星,卻是為低調喬裝。無化妝無專人 set 頭,喬裝戴帽是必須的。不過有一種明星,是你從未見過他不戴帽的,不喬裝不戴帽,你反而不記得他是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