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

|共182篇|

林喜兒:黑暗的倫敦 —— 踩鋼線的警探

Luther 也像 Benedict Cumberbatch 版的 Sherlock 一樣,走遍倫敦大小街頭,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倫敦,看第一、二季更被這個陰暗的城市嚇怕,感覺走在街上隨時有危險。Luther 就是在既有的方程式上發展出獨特的風格,永遠穿著灰絨長外套的 Luther 是個瘋狂的警探,為了緝兇不惜一切,踩著鋼線行事。

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1 首場的重要性

許多編劇會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說故事的套路,只跟從自己的思考模式。假設每個人都會坐在戲院裡,乖乖看完整個故事,因此想從哪裡說起,就從那裡說。但根據社會學家研究,人的注意力大概只有 90 秒,所以開場的首個影像和第一場戲至關重要。編劇在寫作過程中,當然可以邊寫邊想,但在完成初稿後,不妨重新調整。

林喜兒:「萬花筒」—— 雷聲大雨點小

Netflix 的「萬花筒」(Kaleidoscope)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神偷搶劫故事,各具本領的一班人,精心策劃一場劫案,目標是紐約一個最嚴密的保險庫,裡面價值 70 億美元的債券。不過賣點其實是隨機觀看,即是你能以不同次序觀看,每集以一種顏色命名,一分鐘的「黑」是介紹,其餘 8 集是「綠」、「黃」、「藍」、「紫」、「橙」、「紅」、「粉紅」和「白」。

緬甸內戰時,罪案急升中

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香港尚且有「國際大刀會」之名,2021 年 2 月開始緬甸軍事政變至今近兩年,引發內戰之餘,軍政府優先追捕政敵的做法,已令法律及社會秩序陷於崩潰。自政變以來,緬甸暴力及和輕罪個案皆飆升,當地不斷傳出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入室盜竊的報道及片段,更不時發生政變以前罕見的銀行、珠寶店、電話舖搶劫案。

佛教國家泰國,有違教義的賭波可以合法化嗎?

泰國人若懂廣東話,相信也會把「睇波不賭波,睇來幹什麼?」掛在嘴邊。隨著卡塔爾世界盃開鑼,即使這個東南亞國家未能躋身決賽周,但賭博熱潮異常熾熱,助長地下博彩。有研究預計,全國將為此賭上 16 億美元(約 125 億港元),不少人更因此足壇盛事墮進賭海。那麼開放賭權,又能否抑制賭風?

北韓憲法下,國內人人都是罪犯

北韓治安,可能是計劃前往當地者的共同疑問。在必須隨團旅遊、所有行程受控制下,遊客不太可能遇上搶劫、扒手等罪案,不過始終難以看到官方論述以外的北韓。化名 Joshua Kim 的脫北者就在美國專門報道北韓新聞的 NK News 撰文,透露北韓社會有甚麼常見罪案,又有甚麼罰與不罰。

失落一代:經濟倒退如何引致暴力罪案叢生

日前,親中媒體「東方日報」政論炮轟香港政府施政表現,形容「上任百日未維新,社會依舊亂紛紛」。誠然,近來香港治安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短短一個月之間,堅尼地城、九龍城、元朗、旺角皆出現斬人案件。其實,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經常指出,一個地方的治安水平背後存在結構性因素,包括當地的經濟發展。

夾在血腥政權與販毒軍閥間的緬甸人

2021 年 1 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拘押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總統溫敏,事件震驚全球。政變激發當地人民群起反抗,而軍政府則以高壓手段回應,國家陷入全面分裂狀態。盤踞緬甸北部的少數民族軍閥一度被視為民眾推翻軍政府的希望,但「美國之音」就批評他們涉嫌販毒走私。另外,近日被指進行器官販賣的 KK 園區,就被指是克倫民族解放軍的勢力範圍。

全球不法分子的生財門路:器官販賣的歷史

東南亞的跨國綁架詐騙案件持續受華文媒體關注,保安局自 1 月起至少收到 20 名港人求助。在詐騙園區被扣押的人,據指會受到各種不人道的待遇,其中最嚴重者被活摘器官。過去二十年,器官販賣成為一門大規模的跨國地下生意,甚至被指涉及一些國家部門。就讓我們看看器官販賣,如何成為全球不法分子的生財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