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

|共8篇|

火車出軌,為何能引來 TikTok 這麼多陰謀論?

2 月 3 日,一列運載高度易燃和有毒化學品氯乙烯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出軌。事故發生三個星期,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 23 日發表初步調查報告,惟在此之前,關於事故的陰謀論已在社交媒體滿天飛,其中 TikTok 成為散播錯誤信息及陰謀論的溫床。即使身處受事故地區以外的人,也因此擔心受化學品洩漏影響。

【新詞】共享權威: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學入門

過去數十年,隨著後現代理論崛起,學界和文化業界都意識到,在知識生產過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權力關係並不平等。於是,有學者致力研究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原則,以求保障雙方,也能更好表達被研究者的聲音。其中一項經典原則是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歷史學教授 Michael Frisch 提出的「共享權威」(shared authority)。

Moyashi:大魔神 —— 小心阿爺唔高興

於是,無論奸臣幹甚麼其實都沒有所謂,最錯只是否定神明至高的權威,罪名是「惹阿爺不高興」。大魔神象徵了劇中世界頂端的權力與武力,只要不觸及權力架構,下面的人做甚麼都不會管,但一否定其主權,就會將你往死裡打。原來「大魔神」系列是講述地方政府挑戰中央,結果被官派特使拉下馬的故事。

陶傑:為何香港必然出事?

中國欽點了一位女特首,在 21 世紀國際城市的香港,這個人選本來有罕有的機會,可以結合西方賦權意識和現代的領袖管理學,在中國歷史傳統之外,別樹一幟。可惜她是前殖民地政務官出身,不是領袖的材料。若真有武則天的胸懷,香港不會淪於今日。

盲從「權威」,是大腦的錯?

任何人只要握有名為「權威」的權柄,往往意味著他的說話、指示,比尋常人更具影響力,更值得信服。雖然權威的加持並不等於必然正確,「權威人士」亦有犯錯的可能,但人們偏偏容易不假思索,或懾於壓力下,盲從錯誤的權威。兩個來自歐洲的科學研究,就解釋了在大腦的運作下,我們為何怯於抵抗權威,甚至乖乖跟隨。

藝評:廁所與制服 —— 觀泰姆比.姆沙利-瓊斯「等待」

「等待」是南非著名藝人泰姆比.姆沙利-瓊斯(Thembi Mtshali-Jones)根據她自己的生平故事改編的獨腳戲,藉世界文化藝術節 2017 在香港上演。泰姆比所敘述演出的是一個在主流媒體中已不算陌生的女性勵志故事。她的獨腳戲最大的力量不在表演,不在舞台形式,而在於以她生平為藍本的故事本身。這提供了我們一個機會去思考劇場的原初,尤其是在熱鬧簇擁的參與式、實驗性的劇場浪潮下,重新思考「故事、講述、重現」的樸素力量。這齣戲最美好的地方,便是舞台上那個真實的人,展現一種由她本身的生命所澆造出來的真實的人性,這是由南非這個飽歷滄桑的國度所賦予的生命重量。真正令你感動的,也最為恆久不息的,是人性的微光。

個人自由的起源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宣告:「人生而自由,枷鎖卻無處不在。」自由似乎天賦使然,其實在人間的時日不長,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社會學榮譽教授 Frank Furedi 追溯世俗權威的歷史,主張 16 世紀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質疑教廷權威,繼而催生出各地反專制思潮,是為現代個人自由的起點。

重做「米爾格倫實驗」:人們總是服從權威

「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是 1960 年代心理學界最著名的實驗之一,其目的是測試當權威向參與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參與者會選擇抵受壓力,還是服從權威。在「米爾格倫實驗」發表 50 年後的當今,波蘭 SWAP 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再次重做實驗,測試現代人會如何反應,結果或令人失望沮喪——和半世紀前一樣,人類總是服從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