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共享權威: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學入門

A+A-
2013 年,Laureen Fredella 帶領導賞團,在 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 門外講述當地移民史。 圖片來源:John Moore/Getty Images

過去數十年,隨著後現代理論崛起,學界和文化業界都意識到,在知識生產的過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權力關係並不平等。於是,有學者致力研究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原則,以求保障雙方,也能更好表達被研究者的聲音。其中一項經典原則是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歷史學教授 Michael Frisch 提出的「共享權威」(shared authority)。

早在 1990 年,Frisch 就發表了 A Shared Authority,後來成為公共歷史和口述歷史課的必讀著作。在書中,Frisch 嘗試區分「分享權威」(sharing authority)和「共享權威」這兩組看來十分相似的概念。前者相信歷史學家有權威和責任向普羅大眾,分享自己的專業判斷,更貼近一般人對學者的想像。然而「共享權威」的概念認為,檔案館和博物館等傳統學術和歷史機構,在詮釋資料和意義生產過程中,並沒有絕對的權威。

Frisch 認為,學術及文化機構應該走出由上而下詮釋歷史的視角,紀錄者和被紀錄者應該共同參與意義建構的過程,令知識和文化生產變得更加民主。在理想的情況下,由訪問到紀錄、分析和發佈,每一個步驟,學術及文化機構都應該透過對話和社群參與等互動工具,讓被紀錄者的聲音可以充分表達。Frisch 在 1990 年代推動這個概念,到後來互聯網普及後,業界探索出更多公眾參與的方式,使之更加普及。

其中一個經典例子是美國紐約的 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館方會邀請所屬地區的前住戶,分享覺得能反映地區歷史的物件和照片,又讓他們協助舉行口述歷史團,把地方歷史的詮釋權重新交回民眾手中。另一個例子是史密森尼學會開展的口述歷史計劃 Museums on Main Street。該項目搜羅了超過 5,000 個關於美國各鎮大街的小故事,反映了不同性別、種族和文化人士的街道生活,以由下而上、群眾主導的方式,重新演譯城市歷史。

當然,「共享權威」作為一個學術理論也受過不少批評。有學者認為「共享權威」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實際操作時,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關係往往十分微妙,而且知識和文化生產涉及很多具體決策,究竟哪一方應該主導決策過程,成為疑問。有專家也質疑「共享權威」一說是對學術和文化專業的自我貶值。另一方面,又有學者認為該概念過於保守,Frisch 本人也曾反思學術及文化機構,由始至終都沒有權威去詮釋別人的歷史,又何以「共享權威」。

無論如何,「共享權威」已成為口述及影像歷史的一個入門概念,為各地專業機構所採用。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的評論就形容,「共享權威」能加強展覽的力量,指引出公眾參與的新方向。也有學者指出,把社群帶到文化生產的過程,能夠把博物館等文化機構變成公共思辯的場所,讓學習經驗變得更加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