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

|共19篇|

同情疲勞:對暴力麻木,衍生更多暴力

疫症下的生離死別、被迫害的阿富汗婦女、家破人亡的烏克蘭兒童、遭內戰與地震夾擊的敍利亞人…… 全球天災人禍,無不令人痛心疾首。但你我又從何時起,對於他人的不幸或不義,只感到無何奈可,甚至想置之不理?在媒體及社交平台推動下,這種「同情疲勞」現象來得更快更廣。世界愈糟糕,人們愈麻木。

「交換身體」,對應心理障礙之法?

交換身體,看起來只是奇幻創作題材的一種,但在虛擬實境(VR)技術的幫助下,人們都有「變身」的機會。一項發表在 Cell Press 開放期刊 iScience 的新研究,便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一對對朋友交換身體。而在交換期間,「身體錯覺」使他們對自己個性的看法,甚至記憶能力,均有不同的改變。

杜絕欺凌:防止孩子受害之際,也要阻止孩子加害

為人父母者,總怕孩子受到欺凌,卻往往忽略了,兒女也有可能是施暴的一方。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指出,欺凌加害者較易輟學、捲入打鬥、濫藥酗酒、成年後犯下刑事罪行、虐待伴侶和孩子,實乃不容輕視的問題。網媒 VOX 特此訪問多名專家,尋求防止孩子欺凌他人的建議。

談判專家如何應付孩子的無理取鬧?

面對不可理喻的人,我們大可以退席離場就此不談,但若對象是孩子,家長便難以就此了事。「大西洋」雜誌邀請來自哈佛商學院、具 25 年教授談判技考經驗的 Michael Wheeler 及育兒作家 Wendy Thomas Russell,拆解如何應付未建立自我意識,有時無理取鬧得惹人憤怒的小孩(甚至是成人)。

心理學家眼中的「人格十醜」(上)

要談論人性的醜劣,隨手都可以找到精準到位的詞彙來形容,但要參照科學化的統計數據,從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中歸納出共同特徵,則從來沒一套簡單的說法。即將出版「人格學:讓人格科學成為你的優勢」一書的英國心理學家兼作者 Christian Jarrett,近日撰文提到 10 個令人沮喪的心理學調查結果,以此為線索,揭示了一些人性的黑暗面向:幸災樂禍、盲目武斷、不自量力、道德偽君子⋯⋯

不能失控的同理心

元旦日,兩名病童的父母到禮賓府請願,要求當局徹查疑似醫療失誤,聲淚俱下,有母親更向特首下跪,受眾看見此則新聞,大多感到心酸,理解到為人父母,為了子女可以赴湯蹈火,亦想為子女討回公道。但有輿論卻指這一跪一扶,是法治走向人治的徵兆,此說一出,馬上有網民痛斥說法「涼薄」。如此局面令人想到了同理心(Empathy)的運用。

VR 對談:練就跨國界同理心

史丹福大學曾有實驗心理追蹤研究發現,曾虛擬「體驗」斬樹的一組測試對象,日常平均耗紙量會較只看環境報告或相關電影素材的測試對象為少;另外,亦有英國醫院曾利用 VR 技術,讓實習醫生和護士切換至急症病人視角,目的是讓他們更深刻感受,有哪些不言而喻的無意識動作,容易觸動起病人的恐懼或不安,於是 VR 電影可喻為「同理心武器」。

重做「米爾格倫實驗」:人們總是服從權威

「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是 1960 年代心理學界最著名的實驗之一,其目的是測試當權威向參與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參與者會選擇抵受壓力,還是服從權威。在「米爾格倫實驗」發表 50 年後的當今,波蘭 SWAP 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再次重做實驗,測試現代人會如何反應,結果或令人失望沮喪——和半世紀前一樣,人類總是服從權威。

暑期工返老麥好過返 Big 4

暑期工原來也很講究!一到暑假,父母們總是四出拜託,務求子女獲得一份名堂亮麗,絕不失禮的暑期工,也便未來 CV 上,滿載大公司的名字,所以不少大公司總會湧現不少高層或其親戚朋友的子女做 intern。但哈佛教育學院的講師及研究人員 Richard Weissbourd 表示,青少年到快餐店潷雪糕或煎漢堡扒,可能對人生更有益。

研究:歧視 / 同情只差一線

不少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人傾向口裡說不,下意識卻不多不少會因著種族定型而偏向旁觀「非我族類」的痛苦──例如你未必知道,原來白人治療師普遍會處方較少的鎮痛劑給黑人,也曾有白人警員認為黑人少年像魔鬼,黑實身軀能比一般人承受更多子彈,所以連開 12 槍把少年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