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

|共54篇|

數據即權力:新興的「批判數據研究」

人工智能聊天程式 ChatGPT 掀起全球熱潮,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應用程式。ChatGPT 不單可以進行文學創作,與用家進行深度對話,近日甚至通過 Google 工程師面試,令人討論人類是否正要被機器全面取代。學者們都意識到人工智能已經不單是電腦科學家需要處理的問題,大家要反思數據背後的權力關係,於是學界就新興了一場「批判數據研究」(Critical Data Studies)。

修憲政變:非洲總統齊齊向第三任期進發

從非洲統一組織(OAU)改組而成的非洲聯盟(AU)今年踏入 20 週年。兩者一大差別,在於非洲統一聯盟裡採取不干涉國家事務原則,而非洲聯盟則採取不容忍成員國政府違憲等不漠視原則。非盟顧問 Adem K Abebe 博士指,非盟成立 20 年來,區內國家的政變事件確實比以前減少,但另一種形式的政變 —— 現任總統操縱憲法,延長任期的問題卻變得嚴重。

唐明:變幻是永恆,永恆不變的噩夢

中國的政治文化,變來變去,目的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維持他們的權力。過去的專制王朝總是說「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就是他們判斷可變與不變的根據,但是祖宗之法是甚麼呢?還不就是坐穩江山萬萬年,核心價值觀就是這一丁點,與世界的趨勢也沒有關係,因此不會有真正的改變。而且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治者五時花六時變,完全是隨心所欲,反口覆舌。所以,中國政治所謂的變,只是「城頭變幻大王旗」而已。

唐明:政府有幾偉大,問題就有幾大

如果凡事都要求政府解決,等於是賦予政府愈來愈多的權力,去限制和損害 Liberty,政府通過法律、政策、思想灌輸,暴力機器,使得國民必須如此思考、如此表達、如此行為,如此對待其他人,過某種生活方式;發展到極端的時候,連每一個人穿甚麼衣服,每日吃幾碗飯的 freedom,也能夠管得嚴絲合縫,一點空間也不剩。

前總理建樹木園,是善心還是蛇齋餅糭?

自 2020 年 7 月,格魯吉亞一座佈滿巨樹的公園 Shekvetili Dendrological Park,正式向公眾開放。城市增添一處綠化的休閒景點,應該人人樂見,不過斥資者的身份 —— 全國首富兼前總理伊萬尼什維利(Bidzina Ivanishvili),卻令一些當地人不禁猜想:公園代表的,是的首富的愛心,還是前總理的權力?

沙巴當代藝術家首個香港個展 ——「于一蘭:直到我們再度相擁」

提及馬來西亞,或許你會想起吉隆坡、檳城、或者是海島旅遊的熱門地沙巴。除豐富的山海自然景觀及人文特色之外,你對沙巴還有何認識?國際上享負盛名的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家于一蘭(Yee I-Lann)出生於婆羅洲沙巴州亞庇,她的藝術創作一直致力述說東南亞群島的現代歷史、殖民的過去和現今的後殖民時代,當中包括她對東南亞集體文化與記憶、個體狀態,以及社會權力結構的關注。9 月起,CHAT 六廠舉行于一蘭首個香港個人展覽 ——「于一蘭:直到我們再度相擁」,當中包括新的委約作品及現有作品,或將令你對馬來西亞以至沙巴,有新的體會及理解。

探索根源:思考現代民主的出路

1989 年柏林圍牆倒下時,人們想像民主制度會主導未來的國際秩序。然而過去 10 年,中俄等專制國家崛起,自由世界面臨巨大挑戰,各地出現民主倒退。由古希臘文明到意大利城邦,民主都曾經興盛,然後又步入專制。我們這個世代會否走向同樣的結局?紐約大學政治學教授 David Stasavage 就在學術網站 Aeon 撰文,探討我們可以從初代民主學到甚麼。

規訓與懲罰:突尼西亞抗爭如何成就理論大師傅柯

法國社會學大師傅柯(Michel Foucault)是最重要的後現代主義理論家。他對權力、刑罰、規訓、生命政治的反思,主導了社會科學往後發展。近年,傅柯研究已經形成學派,甚至很多華文媒體都以科普形式,介紹傅柯理論,然而很多人忽略了他在北非參與反殖運動的經歷,如何改變其學術路。在混亂的世道中,正是時候重新理解傅柯。

從親軍方僧人,看緬甸佛系政治傳統

緬甸軍事政變以來,全國各地抗爭持續,當中不乏僧人身影,但其實親軍方的僧侶亦同時存在。有美國學者引用人類學研究分析,稱緬甸佛教素來是政權認受性來源,此傳統可稱作「業力王權」(Karmic Kingship),與現代民主觀念存在落差;軍方近年既打壓異見僧侶,又借羅興亞問題煽動佛教民族主義,成功以「護教者」姿態拉攏少數親軍方僧人。

鄭立:「海虎」真的反對民主嗎?

民運學生之所以被討厭,不是因為民主,而是肥良覺得他們想要分享別人吃苦得來的權力,但面對暴力時卻完全無力、也沒想過反抗,逃走後連反攻的想法也沒有。他從骨子裡痛恨、鄙視的,是任何想要權力,但遇上風險與代價就立即退縮的心態,而他可能覺得大部分支持民主的人都是如此,雖然不是全部。

Moyashi:大魔神 —— 小心阿爺唔高興

於是,無論奸臣幹甚麼其實都沒有所謂,最錯只是否定神明至高的權威,罪名是「惹阿爺不高興」。大魔神象徵了劇中世界頂端的權力與武力,只要不觸及權力架構,下面的人做甚麼都不會管,但一否定其主權,就會將你往死裡打。原來「大魔神」系列是講述地方政府挑戰中央,結果被官派特使拉下馬的故事。

鄭立:九品芝麻官 —— 原告變被告,沒有法治只有政治

正義取得勝利,是因為主角得到了比其他角色們更大的權力。沒了。不是因為他有道理,不是因為他找到了甚麼大線索,就是權力大過對方。好人得勝,背後的訊息卻沒有比較理想,勝利只因為幸運地得到權力的眷顧,放在現實,這算是甚麼好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