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ie

|共8篇|

廖康宇:Barbie 玩具、電影和女權主義

無獨有偶,網絡上的各個影評,都將重點放在性別議題之上,指出電影如何讓全世界看懂女權主義云云。此外,電影鋪天蓋地的實體宣傳、與各個時裝品牌的聯乘,令筆者對於 Barbie 電影非常期待,究竟電影會如何處理這個在近年最有爭議性的議題?

書店們:芭比海默

近日上映的兩齣電影「芭比」和「奧本海默」,無疑成為大家熱議的「大事」,一大堆被稱之為「芭比海默」的迷因圖因而出現,以芭比的粉紅性感女娃娃造型,配上奧本海默的男性科學家的嚴肅形象,呈現有趣的反差,這也是迷因本身的特質。這次我們就談談「芭比海默」。

筆是港媽:Barbie 電影 —— 母女的故事

女導演 Greta Gerwig 聯同「婚姻故事」的 Noah Baumbach 悉心將 Barbie 搬上大銀幕,改變了觀眾對 Barbie 花瓶的印象。如果以為這部是單純的音樂喜劇而不看,你會錯過一些令人反思的情節。雖然反父權被視為是這電影的主軸,但還有一個被忽略的議題 —— 母女關係,也是導演拍 Barbie 的初衷。

為何南韓人不敢看 Barbie?

電影 Barbie 在全世界大受歡迎,在南韓的票房卻顯失色。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指出,Barbie 自 7 月 19 日在當地上映以來,售出超過 46 萬張戲飛,首個週末僅佔總票房收入 8%,第二個週末跌至 3.9%,遠低於同期上畫的「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及彼思動畫「元素大都會」。影評人及社運人士認為,情況或與南韓社會不太能接受具明顯女權意識的外國電影有關。

在俄羅斯,沒有 Barbie 電影的 Barbie 派對

今個夏天,Barbie 與「奧本海默」(Oppenheimer)在全球多地上映,雙雙成為最矚目電影,更創下疫後美國票房新高,但荷里活主要電影公司正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暫停於當地上映。無緣與世界同樂,有俄人選擇走到外國觀影,亦有人在國內享受沒有電影的 Barbie 派對。

Barbie:流行超過 60 年的營銷策略

隨著電影 Barbie 上映,這個有 60 多年歷史的長青玩具再次引來注目。多年來 Barbie 形象百變,角色間有自己的社交關係,而且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這些都是玩具公司美泰(Mattel)的功勞。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市場學教授 Sameer Hosany 分析,該公司的市場營銷策略,助 Barbie 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

30 年玩具收藏家:平價造就經典玩具

造玩具,某程度上就是幫人製造快樂童年回憶。幾枯燥無聊的玩具,放到小朋友手上都可化腐朽為反斗奇兵。童真加玩具,加無TSA,是童年最佳組合。八十年代香港曾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出口最多玩具之地。可惜是出口雖多,原創玩具卻少之又少,幾乎都是替外國大牌做嫁衣。

Barbie 的後現代生活

自 2009 年起,Barbie 的市場佔有率逐年下跌,擁有專利權的 Mattel 為令這棵「搖錢樹」起身回生,今年初就出招破格,一改以往單一的九頭身比例,加推幾款不同身材、膚色及髮型的款式,高矮肥瘦各樣都有。外界反應不錯,但改變未夠徹底,何解?因為這位絕世美女尚有一大致命傷: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