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

|共34篇|

新跨境路線 —— 前往墨西哥墮胎的美國女性

在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1 年多後,墨西哥發現越過邊境尋求墮胎的美國婦女人數增加,也有組織將墮胎藥運到美國,這跟本月初墨西哥最高法院裁定全國範圍墮胎合法有關。對於那些求助無門、只能尋求非法墮胎的美國女性而言,去墨西哥成為另一個「選擇」。

廖康宇:Barbie 玩具、電影和女權主義

無獨有偶,網絡上的各個影評,都將重點放在性別議題之上,指出電影如何讓全世界看懂女權主義云云。此外,電影鋪天蓋地的實體宣傳、與各個時裝品牌的聯乘,令筆者對於 Barbie 電影非常期待,究竟電影會如何處理這個在近年最有爭議性的議題?

塔利班回朝兩年,阿富汗的女性權益倒退了多少?

自塔利班攻佔首都喀布爾重奪政權,女性權利便受到嚴格限制,基於性別隔離政策,她們承受著不合理的壓迫,但這兩年來仍持續用各種方式爭取權利。*CUP 媒體亦訪問阿富汗女權人士以及學者,透過他們的眼睛看看塔利班掌權兩年後,阿富汗女性面對的掙扎與現實。

由職場到社會,南韓掀起一場性別戰爭

今年 3 月南韓總統競選期間,保守派候選人尹錫悅已提出要廢除女性家族部;當選之後,尹錫悅取消了政府崗位的性別配額,宣佈將按照業績而非性別來聘用員工,並著手廢除女性家族部。連月來南韓女性多次發起示威抗議,惟反女權情緒亦同時在網絡上擴大,引發南韓社會一場性別戰爭。

方俊傑:「鐵血戰士:狩獵追擊」—— 教育兩性相處之道

在我的記憶之中,是盡量抹殺了 2 集「異獸戰」(Alien vs. Predator),即使沒有假設 Predator 能夠輕鬆擊殺 Alien,也理解牠們的文明一直超越人類科技好多年,就算用上美軍最強大的火力對付,也無補於事。好了,來到第 5 集「鐵血戰士:狩獵追擊」(Prey),這是前傳,回到 300 年前,講述北美洲原住民如何抵抗由外星降臨的 Predator。

維多利亞時期:女性民主鬥士與刻薄情人卡

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國女性依然無法享有投票權,於是一班初代女民主鬥士就勉力推動婦女參與政權運動。當時社會風氣保守,這班民主鬥士在日常生活中會遇上各種滋擾,一年一度的情人節也不會例外,而且她們收到的騷擾會來得更猛烈。當時就流行所謂的「刻薄情人卡」,狠狠侮辱包括女權分子在內的收卡者。

江皓昕:「天才少女福爾摩斯」,貝克街上的花木蘭

擋住出品公司的話,確實會讓人誤會這是一部迪士尼電影:少女成長,探案冒險,一邊躲避著正在追蹤自己的神探哥哥,一邊在充滿 CG 效果的維多利亞倫敦裡勇闖,加上老生常談卻缺乏獨到觀點的女權議題,這是一部甚麼也想 hashtag 一番,卻甚麼也說不中點的電影。

真・女權之敵:專制主義

早期女性主義者專注爭取女性公民權益,如墮胎權和工作權利。但 90 年代第三波女性主義興起後,很多女權分子轉而關心一些非傳統議題,例如性解放、身體自主以及文本批判。然而,有學者提醒,在專制主義和獨裁化下,前人所關注的女性基本權益,其實還未得到保障。

先鋒還是暴徒?該如何判斷激進社運

荷里活曾經將 20 世紀初英國婦女選舉權運動,拍成電影「女權之聲」, 但原文 Suffragette 所指,並非「女權」之籠統,而是選舉權,目標非常明確。Suffragette 這個字,最終無可避免地和女權主義畫上等號,與她們本身具有爭議有極大關係。爭議之處在於她們的抗爭手段,可算「恐怖主義的苗頭」,還是可容忍的激進行為。

方俊傑:「蘇格蘭女王:爭名奪后」爭輸「爭寵」?

又來一齣宮廷爭鬥片。看牌面,「蘇格蘭女王:爭名奪后」不會差過「爭寵」。Saoirse Ronan 加 Margot Robbie,跟 Emma Stone 加 Rachel Weisz,平起平坐吧。看票房,「爭寵」是「蘇格蘭女王」的兩倍;看獎項,「爭寵」幫 Olivia Colman 成為影后,更加贏足一條街。如果你最喜歡勾心鬥角,「蘇格蘭女王」涉及兩國女王的爭鬥,橋段其實豐富多變過「爭寵」的兩個女人爭相討好安妮女王歡心。「蘇格蘭女王」的敗因在哪?

沙特女孩:從出生到死亡,一生都「被監護」

來自沙特阿拉伯的 18 歲少女 Rahaf Mohammed al-Qunun,日前稱受到家庭虐待,在泰國轉機時尋求澳洲的難民庇護。聯合國難民署已認可 Qunun 的難民身份,但 Qunun 的父親否認虐待女兒,雙方各執一詞。是次在社交網絡廣為流傳的事件,已引起人們對沙特阿拉伯實施嚴格監護制度的關注。澳洲廣播公司訪問埃及裔美國記者 Mona Eltahawy,解釋沙特的監護制度如何運作,以及對沙特婦女的影響。

粉紅色的文化史

走過鬧市中的窄巷,粉紅色的霓虹燈管,象徵了廉價和庸俗的色情交易。在 18 世紀的上流社會,罕見的粉紅色衣物,卻曾是奢華風尚的代名詞。幾個世紀以來,社會對粉紅色所代表的意涵產生了巨大變化,它曾經在不同時期被認為象徵女性,代表女權,有時它是色情、媚俗,有時它是高雅,甚至含有犯禁的意味。「所有顏色都有它的指涉,但我認為粉紅色確實是最具爭議性,同時最分裂的顏色之一。它能夠引起人們異常強烈的情緒,無論是好還是壞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