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是港媽:Barbie 電影 —— 母女的故事

A+A-
電影 Barbie 預告截圖。

女導演 Greta Gerwig 聯同「婚姻故事」的 Noah Baumbach 悉心將 Barbie 搬上大銀幕,改變了觀眾對 Barbie 花瓶的印象。如果以為這部是單純的音樂喜劇而不看,你會錯過一些令人反思的情節。雖然反父權被視為是這電影的主軸,但還有一個被忽略的議題 —— 母女關係,也是導演拍 Barbie初衷

以下內容含劇透,請斟酌閱讀。

Barbie 的概念源自於一對母女。50 年代,女孩只有嬰兒洋娃娃可以把玩。當時嬰兒洋娃娃的目標是自小訓練女孩子們的母性,讓她們長大後成為好媽媽。始創人 Ruth Handler 看到女兒 Barbara 讓紙公仔扮演成人角色,Ruth 希望 Barbara 也能擁有成年人公仔,這樣就可以更有創意地玩角色扮演遊戲,從而想像自己長大後的職業。於是,她設計了一個比例完美的成人女娃娃,以女兒 Barbara 的名字為名,這就是 Barbie 的起源。Barbie 正是一個媽媽對女兒的愛的表表者。

電影 Barbie 劇照。

雖然 Greta 沒有將 Ruth 與女兒的故事呈現在 Barbie 裡面,但她重視母女關係的初心仍然有跡可尋。電影裡的主線圍繞著 Barbie(Margot Robbie 飾)的主人 Gloria 和 Sasha 兩母女,而她們感情的轉變,正是一般家長也會或也曾面對的問題。Barbie 曾是 Gloria 和小時候的 Sasha 之間的互動橋樑,也令 Gloria 憶起不少美好回憶。面對 Sasha 進入青少年時期,Gloria 開始感受到她與女兒的距離;Sasha 卻認為媽媽不明白自己的想法,二人因此而容易為小事產生口角。直至 Barbie 帶她們到 Barbieland,兩母女透過一同幫助 Barbie 而更了解對方。Sasha 表現出對媽媽的愛,同時,感謝她的付出和鼓勵,令 Gloria 更明白自己的存在價值,更有勇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Barbie 再次立功,修補了兩母女關係的裂縫,亦是這故事最完美的安排。

母親在童年把玩 Barbie,再與女兒一起玩 Barbie,是一件很幸福的事。Gloria 在當媽媽時更愛玩 Barbie,因為在這個玩具世界,她才找到安全圈。對她們來說,Barbie 不再單純是一個花瓶玩具,而是能連接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橋樑,且能幫助人尋找自己心中想做的事情。

LonKongMaMa
筆者曾在專上院校任職英語講師,移居英國後,當了全職媽媽。喜愛寫作、分享生活的點滴和畫和諧粉彩。能在處理家務的同時,擠出作文和畫畫的時間,完成一篇滿意的作品就是一天最滿足的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筆者都不再是在香港的媽媽,也不願成為怪獸家長,所以以「筆是港媽」為專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