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宇:Barbie 玩具、電影和女權主義

A+A-
電影 Barbie 劇照。

Barbie 玩具和女權主義,兩者在流行文化中的關係,本來就是密不可分。

Barbie 玩具原先只是一個普通的洋娃娃,讓小女孩有一個照顧對象,透過玩樂從而學習照顧自己:例如為洋娃娃保持清潔,就是教導小孩子要保持個人衛生;為洋娃娃打扮,就是要注意個人儀容。

去到 1980 年代,隨著美國提倡種族多元,Barbie 推出了第一個非白人膚色的洋娃娃。後來女權主義抬頭,她們批評教導女孩為洋娃娃打扮,是從小訓練女孩要滿足男性審美慾望,將女生視為花瓶空殼。有見及此,Barbie 玩具在近年愈來愈強調女性在社會上的多元角色。在這個背景下,Barbie 電影可以視為玩具公司對女權主義的一個表態。

無獨有偶,網絡上的各個影評,都將重點放在性別議題之上,指出電影如何讓全世界看懂女權主義云云。此外,電影鋪天蓋地的實體宣傳、與各個時裝品牌的聯乘,令筆者對於 Barbie 電影非常期待,究竟電影會如何處理這個在近年最有爭議性的議題?

在開場一幕,電影致敬了經典「2001 太空漫遊」。在「太空漫遊」,地球上的猩猩原本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後來黑色石碑的出現開啟了一個新的文明,從此社會破舊立新,出現了不可逆轉的進化;在 Barbie 電影中,創作團隊自命不凡,用 Barbie 自比石碑,畫面同時播出女孩子用 Barbie 打破舊洋娃娃的片段,意味著 Barbie 玩具為女性帶來一個新時代。

然而,被打臉的除了是舊洋娃娃,同時亦是電影院內試圖去探索性別議題的觀眾:畫風一轉電影變成了一齣廣告雜誌,螢幕上緊接住播出的是超過 1 分鐘的 Barbie 玩具廣告、劇情推進時畫面充斥住 Barbie 各個系列時裝的定格特寫,以及一個又一個極為生硬的拖鞋、汽車植入廣告。作為一齣小朋友電影,電影有歌舞內容很合理,但當中的歌舞表演極為生硬,除了騎呢古怪以外完全沒有記憶點。

電影中的性別議題所謂高明之處,其實就是各打五十大打板:Barbie 世界原先排除男性,日復一日過著美好但無意義的生活;後來 Ken 帶來的父權制度物化女性,所以大家一齊互相尊重就最好。這就是各大媒體所吹奏的女權主義樂章,如此膚淺,近乎男性說教(Mansplaining)。而主角在烏托邦中醒覺,開始思考人生意義這一個橋段,早在 2014 年同為華納兄弟出品、以玩具為主題去創作的「樂高大電影」出現,而且「樂高大電影」的故事內容、歌曲配樂明顯比 Barbie 優勝得多。

總括而言,筆者認為 Barbie 電影雖然視覺上有其獨特的粉紅色風格和美感,但電影本身並無任何非看不可之處。評論人所謂劇情中對流行文化致敬,說穿了就是左抄右抄、再加點自吹自擂。作為一齣被吹捧到能與「奧本海默」齊名的電影,Barbie 更像是玩具公司的一齣長篇廣告雜誌,一篇一億幾美元、示意支持女權的新聞稿。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於香港任職媒體公司及公關部門,對創意經濟發展略知一二。熱愛香港文化,深信香港能成為亞洲最有文化實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