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

|共15篇|

印度裔英國人如何看待辛偉誠封相?

前日是印度傳統節日排燈節(Diwali),印度裔辛偉誠(Rishi Sunak)更登上英國首相寶座,如此「雙喜臨門」,年輕印度裔普遍大表雀躍。但原來印度裔社區歷來都是在野工黨票倉,不少居民對辛偉誠封相持觀望態度,強調政績才是衡量功過的關鍵,不宜把種族背景放得太大。

保守黨亂局:英國有提早舉行大選的可能?

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上任不久,就遇上英女王離世,以及「小型財政預算案」(mini-budget)引發的金融震盪,最終在僅僅 45 日內即宣布辭職,成為英國歷來任期最短的首相。自從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 2016 年下台後,英國已經接連換了三任首相,保守黨也可能接連亂局而民望陷入谷底,愈來愈多聲音呼籲政府應該提早舉行大選。

唐明:女王的眼淚

一般都以為,君主立憲制是君主交出權力,升格為國家象徵,即所謂虛君,在當今時代甚至變成國家的吉祥物,彷佛甚麼親善大使之類的角色 —— 這是太小看「君主」的存在和地位,甚至包括整個君主制的歷史。80 年代戴卓爾夫人主政時期,這位鐵娘子首相與伊利沙伯女王的關係,可以說是為君主立憲制寫下了一個頗為完美的注解。

英國總罷工:政府、工會和工黨的困局

英國史上曾出現多次大罷工,像 1926 年由工會聯盟(TUC)發起的 9 日大罷工,涉及煤礦、鐵路和鋼鐵等重工業,高峰期約 300 萬工會成員參與;還有 1978 至 1979 年間由煤礦工人發起的「不滿之冬」連串罷工行動。近日,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全國聯盟(RMT)主席 Mick Lynch 揚言,假如首相候選人卓慧思(Liz Truss)於 9 月初勝出選舉,進一步削弱工會勢力,將不排除組織更大規模的總罷工(general 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