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

|共13篇|

莫坤菱:「給十九歲的我」—— 紀錄片和成長,皆是時間釀的酒

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看了張婉婷導演執導的「給十九歲的我」首映,入場前,怕紀錄片會很悶,也怕陳腔濫調的勵志,誰知兩者皆空,比想像中好看。紀錄片以英華女學校校舍搬遷和重建為主軸,記錄一班「千禧寶寶」10 年的成長軌跡。136 分鐘宛如揭開寫滿少女心事的筆記本,有天真瀾漫,也有大言不慚,有努力,但有未如願,甚至有未能直接觸碰的社會變遷……

艾未未的「加冕」—— 中國不樂見的武肺紀錄片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引述中國電影業人士意見指,獲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不割蓆」缺乏藝術性、充滿偏頗的政治立場,假如獲獎,將傷害中國觀眾感情,或會令荷里活在中國市場損失慘重。「不割蓆」能否獲獎屬後話,但中國不喜歡的紀錄片還有另有一部。據接受「瑞士資訊」訪問的艾未未透露,由他執導、探討去年武漢疫情肆虐與封城日子的紀錄片「加冕」,在國際上映遇到阻力。

【猶太電影節】在德國與以色列之間,思索猶太民族的命運

今年第 19 屆香港猶太電影節(Hong Kong Jewish Film Festival)即將舉行,其中兩部參展電影 Back to Berlin 與 The Cakemaker,分別以兩段旅程,穿梭德國與以色列兩地,在大屠殺的歷史起點,探討猶太人在世界的身份與定位,思索歷史的瘡疤能否癒合。

奧斯卡 90 年:頒獎準則的變與不變

從 1929 年以來,奧斯卡踏入第 90 個年頭,路途中捱過不少批評:太主流商業、太保守膽怯、太容易預測、太「白」…… 這些抨撃有根有據斷非無的放矢。然而不論它錯待過多少好作品好演員好導演,奧斯卡多年下來都是人們每年引頸而待的盛典,觀眾詬病過它的偏頗不公,抱怨過它忽視電影本身藝術成就,卻依然見證每一屆的悲喜。多倫多大學電影研究學院的 Charlie Keil 就從今年的提名名單,講述 90 年而來奧斯卡金像獎之變與不變。

Live Norish:「堅離地公社」——共享,是否在離地覓理想?

70 年代,是一個叛逆的時代,是一個掙脫成規束縛的時代,是一個有意破舊立新的年代。這時代的丹麥新聞報道員 Anna(Trine Dyrholm 飾)亦不例外,不甘平淡的她,決意要為生活帶來新衝擊。丈夫 Erik(Ulrich Thomsen 飾)剛剛繼承了大宅,帶來契機。屋子太大,一家三口也住不滿,於是他們決定找來其他人共住。從熟悉的朋友,到陌生的外人,都搬了進來,同屋共住。這就是電影「堅離地公社」(Kollektivet)的序幕。

全知的 VR 電影:其實不是電影?

正當 Mark Zuckerberg 在四月份的F8科技發展會議上,介紹 Facebook 將如何把虛擬技術玩得出神入化,力求優化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模式;另一邊廂,貴為影像生產商的電影界也沒有失威,作了許多虛擬技術的嘗試。這年度的辛丹斯電影節( The Sundance Film Festival ),就有超過三十項揉合了虛擬技術的觀影節目,有些讓你直接走入 Star War 出現過的場景( Jakku 星球)、有些讓你與片中的家庭一同經歷炮火……不過,躍躍欲試之際,亦有如導演 Steven Spielberg 的電影人,警告電影從業員即使再興奮,也不要忽視虛擬技術或許有害電影敍述。

雷米諾雅:法國五月電影巡禮

每年一度的法國五月(Le French May)又再來臨。今年電影節主題為「Dream of Another World – Utopias」(夢迴烏托邦)。其中一部電影「異色童話」劇情雖荒誕卻華麗,以揭露毛骨悚然的人性寫實,以慾念與愛恨交織穿梭於電影之中。電影服裝、選景及美術指導極之出色,演員選角到位,人物性格演繹得無懈可擊。

雷米諾雅:視覺饗宴

三月份好戲連場。

一年一度的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 TV Market (Filmart) 第 20 屆香港國際影視展、第 40 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 10 屆亞洲電影大獎、第 35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聚焦韓國」電影展、第 21 屆 ifva(Incubator for Film & Visual Media in Asi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等陸續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