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納粹大屠殺的歷史認知,通常都不是來自歷史教科書,反而是經典的電影作品,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就是很多人的啟蒙作品之一。阿德萊德大學法國研究副教授 Ben McCann 撰文分析,這部 30 年歷史的經典,如何改變國際社會對納粹大屠殺的認知,也改變史匹堡的電影生涯。
大屠殺
|共17篇|
當香港記者遇上赤柬領袖:大公文匯專訪波爾布特
柬埔寨的人口販賣案件持續受到華文媒體關注。犯罪浪潮背後,自然有一連串結構性因素,例如經濟動盪、制度崩壞等等。其實柬埔寨曾有過繁華歲月,首都金邊更有「東方小巴黎」之稱,可是赤色柬埔寨在 1975 年奪取政權後推行極端改革,造成超過 200 萬人死亡。赤柬暴政看似離香港很遠,但其實當年曾有香港記者親訪赤柬領袖波爾布特,並大力歌功頌德。
納粹大屠殺歷史,甚麼年紀學習才算合適?
現代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種族滅絕罪行,必定要數納粹大屠殺,這是歷史教育不能迴避的一課,但甚麼時候講授大屠殺歷史才最適切?有兒童教育專家提醒,這段暗黑歷史顛覆道德、附帶絕望訊息,可摧毀學童的童真,因此應當有完備道德教育配合,不宜過早向兒童揭開殘酷歷史真相。
【Soul Monday】大半生的分離,一輩子的好友
二戰爆發前夕,9 歲的 Betty Grebenschikoff 與同齡摰友各隨家人逃亡,在柏林哭著相擁道別,從此失去聯絡。她們均以為對方死於猶太人大屠殺,並在往後的 82 年懷念著這位好姊妹。但原來二人皆成為大屠殺倖存者,還健康長壽。在連串偶然下,她們於上月初重逢,再次擁抱彼此、結伴同遊。
大屠殺以外,盧旺達還有時裝
談起盧旺達,最為人所知的是 90 年代的種族滅絕慘劇,死者數以百萬計,殘酷的暴力事件更是不計其數,使得當地從此難以洗脫人間煉獄的形象。27 年過去,留下的創傷雖未能磨滅,在首都基加利(Kigali)發跡的時裝設計師,就希望透過自家作品,讓世人看到盧旺達慘痛以外的另一面。
德國起訴大屠殺參與者,為何這麼遲
過去兩週,德國檢察官分別起訴年屆 100 及 96 歲的前納粹集中營警衛 Josef S 及秘書 Irmgard Furchner。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已 76 年,當年年輕的大屠殺參與者,即使仍在人世亦垂垂老矣。德國之聲報道指,德國的司法系統用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合適的法律手段,以致部分起訴遲來至今。
公務員的倫理課:行政邪惡
公務員是重要的政策執行者,可以影響數以百萬計人民的福祉。在西方公共行政學中,公務員的行政倫理就成為一個主要研究領域。大峽谷州立大學 Danny Balfour 教授和密蘇里大學 Guy Adams 教授在 1998 年出版著作 Unmasking Administrative Evil,提出「行政邪惡」(Administrative Evil),警告公職人員只講官僚理性,可以為社會帶來極大災難。該書至今已是公共行政學的經典著作。
【*CUPodcast】屠殺 200 萬人 興建一個共產烏托邦
歷史上的大屠殺事件多不勝數,如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盧旺達大屠殺等等。在不遠的七十年代,被左派勢力控制的柬埔寨也發過一場「紅色高棉大屠殺」。自紅色高棉在 1975 年 4 月執政起,柬埔寨在 1975 至 79 年間所經歷的「三年零八個月」,是每個柬埔寨人的歷史包袱。
大屠殺前,納粹所鋪的迫害之路
1939 年,強迫猶太人離開德國或大規模重新安置猶太人,仍是納粹德國當時主要的反猶手段。但據「大屠殺紀事」(The Holocaust Chronicle)一書,同年,希特拉在國會演講,進一步鼓動滅絕猶太人的思想,使其最終成為納粹德國的政策。滅絕一個種族並非一時三刻的事,當中經過不同階段。進入毒氣室前的猶太人們,此前經歷過甚麼迫害?
【非人化】把人視作曱甴,是盧旺達大屠殺的關鍵?
新英格蘭大學哲學教授 David Livingstone Smith 著有「非人」一書,他在書中指出,「非人化」在盧旺達大屠殺的角色無容置疑。國家的政治宣傳把圖西族說成是「曱甴」,屠殺圖西族人猶如殺死可惡的曱甴,令人民無所忌憚。
一份納粹密件重現人間,揭示屠殺北美猶太人野心
加拿大國家圖書館暨檔案館近日從私人收藏家手中,購入一份希特拉收藏的機密報告,鉅細靡遺地羅列美國及加拿大各座城鎮的猶太人口數據,足見納粹情報網的神通廣大,亦首度披露出希特拉有對付北美猶太人的野心。
【猶太電影節】在德國與以色列之間,思索猶太民族的命運
今年第 19 屆香港猶太電影節(Hong Kong Jewish Film Festival)即將舉行,其中兩部參展電影 Back to Berlin 與 The Cakemaker,分別以兩段旅程,穿梭德國與以色列兩地,在大屠殺的歷史起點,探討猶太人在世界的身份與定位,思索歷史的瘡疤能否癒合。
盧旺達大屠殺的烙印,如何模塑安南的世界觀?
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於 8 月 18 日離世,享年 80 歲,舉世哀悼。後世會記住,他是聯合國史上首位黑人秘書長,溫文儒雅外表酷似 Morgan Freeman;他任內對抗愛滋病、捍衛人權的不遺餘力,2001 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但安南的傳奇,應當由他鑄成的大錯說起 —— 盧旺達和波斯尼亞爆發種族滅絕暴行期間,其麾下的維和部隊竟然袖手旁觀。究竟這場人道災難的教訓,如何模塑日後安南的世界觀?
方俊傑:「時代偽證者」——感性與理性的對決
「時代偽證者」(Denial)是一齣可以很輕易便令人反思甚多的好電影。而且,不同觀眾會看到不同重點。故事改編真人真事,自稱歷史學家的英國作家,否定納粹大屠殺;美國猶太裔學者出書批評,結果反被控告誹謗。美國學者選擇奉陪到底,去到英國這一個採用另一套司法理念的地方,訴諸法庭解決本屬歷史的問題,不為自己,為死難者及其家屬的名聲,也為公義。
教廷喜事:最開明的慈悲禧年
最近天主教教會有兩件大事:教宗方濟各日前宣布無限期延長神父赦免墮胎罪的權力,被稱為驚喜教宗,他選擇在杜林普勝選總統後才公布,背後的用意惹起大眾臆測。同時間盧旺達天主教在教主宣布「慈悲禧年」結束前夕,公開為曾參與盧旺達種族滅絕的教會人士的行為道歉。
陶傑:大屠殺紀念館
盧旺達的雅瑪塔大屠殺紀念館,規模可以與紐約的九一一紀念館相比,比柬埔寨金邊那個赤柬大屠殺的博物館好得多。
除了骸骨,還展示了當年許多婦女被暴徒殘殺之後遺下的血衣。由於東非婦女的衣著鮮艷,展覽至今,仍觸目驚心。
陶傑:為甚麼去盧旺達?
一提起盧旺達,總令人想起 1994 年的種族大屠殺。
此一慘劇僅發生在 20 年前,80 萬人在 10 天之內慘遭屠殺淨盡,其中有大量婦女和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