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

|共70篇|

想教出好孩子,為何竟然教成犯罪者?

成長於正常家庭,卻走上歧途,犯下嚴重罪行,通常都令人不解,但在一些弒父殺母或是情殺案中,不難看見犯案者都是出身於正常,甚至可算是優渥的家庭,無人料及這些貌似健康成長的孩子會突然犯罪。曾任日本立命館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的岡本茂樹,生前在大學授課及研究外,亦致力協助受刑人更生。順籐摸瓜般尋找犯人的犯罪根源,他發現那多數是來自家人,由此想到可以用罪犯心理角度思考對孩子日常的教育方式,並寫下遺作「教出殺人犯」警醒現代家長。

以手機讓孩子安靜,真是萬萬不可?

「讓他看照片、動畫和兒童節目,便能乖乖等我一陣子。」神奈川縣一名 37 歲女性這樣說。她每天忙著上班和做家事,只有借助手機或平板電腦,轉移 4 歲兒子的注意,方可稍為喘息。她直言:「沒有這些工具,那是撐不過去。」東京都一名 6 歲女孩的母親也說:「沒有任何『工具』能比智能手機更好令孩子安靜待著。」然而,當沉迷手機忽視周遭事物、偷拿手機看影片、長期前傾而頸梗膀痛,淪為一些兩歲孩子的日常時,智能產品為育兒帶來的便利和毒害,叫許多日本家長為此掙扎不已。

如何教育子女認識性侵?

從美國到香港,近日接連有知名人士告白,表示年幼時曾遭性侵,而被指控的施襲者們,包括受害人的教練、醫生及師長,並因這些人擁有權威地位,令男孩女孩長久難以啟齒,事到如今才敢說出來。假如指控屬實,不止令人心寒心痛,更讓家長們深感擔憂,如何能保護子女,讓他們免受傷害。「紐約時報」就此訪問兒童組織創辦人、心理學家及教育專家,探討實際有效的預防方法。

救世軍:孩子自立,就是媽媽最好的禮物

不少「廿四孝」媽媽為了讓孩子專注讀書,習慣將家裡大小事一力承擔,反而令孩子變得依賴,自己卻疲憊不堪。小六的志恆就是一例。志恆的父母都要工作,親子時間不多。從前,媽媽工作時經常收到兒子來電,請她協調父子衝突,或投訴姐姐不願指導功課。放工後,她更擔任兒子的「功課導師」,另兼顧家務,忙個不停。但志恆只管讀書,欠缺為家庭付出的意識。

關琋鎂:點讚先唔會讚壞小朋友?

上述的情況除了反映出一種偏差的教養方法和心態之外,更帶出一樣更貼地更常要面對的事,到底如何稱讚孩子才是正確呢?不讚又怕欠鼓勵,讚又怕讚壞,這時候,就要問問自己,是否不斷讚美就可以培養出你心目中的好孩子?是否這樣就適當呢?我認為即使是對與錯,過程之中體驗到甚麼才是最重要,而體驗就由討論開始!稱讚孩子是需要的,但讚完之後就要和孩子討論並且總結,我們要讓孩子學習自己分析為甚麼媽媽要稱讚她。

關琋鎂:循循善誘還是針鋒相對?

明顯,對話中的婆婆是比較傳統的家長,在他們眼中,玩與學習是兩碼子的事情,難以共存,更帶點「怪獸家長」的味道。試想像一下,若果維持著婆婆和孫女的溝通方法,最後的結果將會是怎樣? 想必孫女甚麼也不會說,為甚麼? 因為無論她說甚麼,婆婆都不會得到正面的回應,這樣的親子關係不是自討沒趣嗎?

關琋鎂:小朋友食雪糕整污糟件衫,第一時間你會點做?

上述情況時有發生,作為旁觀者也覺得父母忙著應付,不但身心俱疲,自身也會覺得不愉快,好像每次都「執手尾」。如果稍為嚴厲訓斥,又怕傷到孩子的自尊心,真是左右做人難!各位父母有沒有想過,只要改變少許習慣就可以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新世代特徵:名字何以這麼怪?

替孩子改名,考父母長輩的功夫,查字典是指定動作,信風水的還要夾時辰八字。有些家長煩了「家明」、「嘉欣」、「志強」、「淑儀」,等到自己做人父母,就替仔女起個特別名字。有些確實新鮮,部分卻甚尷尬,不是難讀難寫,就是不知所云。但這種現象絕非香港獨有,騎呢怪名近年在全球亦蔚然成風。多國專家都在問:名字何以這麼怪?

關琋鎂:點講小朋友先會聽?

上星期,和朋友 C 一起帶孩子們去行山,對於她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我是不敢恭維的。例如,當孩子邊走路邊玩手機,朋友 C 說︰「成日掛住玩手機,跌死你呀!講極都唔聽!」孩子發現未見過的花草,立即上前嗅和舔,朋友 C 再罵道︰「你有冇腦嫁,食得落肚咩?」這些對話方式,真的可以令孩子聽入耳嗎?

關琋鎂:放手,不放棄

我在意的不是最後的輸嬴,而是過程,這是最能夠讓孩子學習和體驗的部分。做城堡這個夢想很異想天開嗎?偉大的發明有哪樣不是由「異想天開」作起點?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小宇宙,不要給他們大人的枷鎖,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你會發現一片很不一樣的天空。

關琋鎂:Children See,Children Do!

諺語「Monkeys See,Monkeys Do」,而小朋友「有樣學樣」也是同一道理。80 年代後期,意大利的研究團隊先後在猴子及人類的大腦中發現了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鏡像神經元令人在嬰幼兒時期就獲得了一種特殊能力——模仿。其作用有如大腦中的無數面鏡子,讓孩子從小就通過模仿來學習,不論好壞,照單全收。

提升子女自信 家長不能不知的 17 招

各種性格特徵中,「自信」於小孩最為重要。缺乏自信的人抗拒嘗試新事物,更會害怕失敗,生怕讓人失望;相反,有自信的人,無論談話溝通,還是工作事業,都無往而不利。著有 10 多本育兒暢銷書的心理學家 Carl Pickhardt 向指出,家長背負著鼓勵子女勇於解難,提升他們自信心之重責,以下 17 招,家長可時刻提醒自己,活用各種方法,逐漸提升子女自信心。

關琋鎂 :放低啲分數

科技可以為學生帶來無窮知識,但是學生有能力去分辨對錯或解釋當中的來龍去脈嗎?高分並不代表理解:學數學,貴在求真,貴在考證,懂得思考,懂得分析,懂得解釋,這樣才能言之成理,亦成為領袖的必備條件。現在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上述的思維嗎?我們應該要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和解難技巧,而非高超分數;香港教育需要的是「Teach People,Not Content」。

關琋鎂:贏在起跑線,是歪風還是清風?

無線的節目「沒有起跑線?」除了為晚間收視開了頭炮,也為香港的父母敲響了反思的鐘聲。在生育計劃當中,孩子已經成為了被計算的一環。早前小一派位那天,受記者訪問的方太說:「小朋友唔識辛苦,係大人先辛苦」。實情就是兩邊都辛苦,何不讓孩子快樂學習,自己輕鬆,來個兩全其美呢?

孩子成功要訣:贏在快樂時

如何讓孩子「贏在 XX 前」?香港家長偏方無數。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兒出人頭地無所不用其極,但可知童年快樂與成年成就息息相關?有機構調查發現港孩不快樂,在「起跑線」前,快樂與否是不是無需討論?少時快樂,是否大未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