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

|共14篇|

芝加哥學校告訴你:輸在起跑線,卻能逆轉勝

贏在起跑線,對於現今家長來說,就等於孩子的一切,為此更甘於做孟母,搬到名校區,以求一勞永逸,孩子就從此走上成功的坦途。但在美國,也有龜兔賽跑的特例 —— 芝加哥公立學校系統入學率一直下降,所得資源不足,學校 4 分之 3 的兒童來自低收入家庭,這種情況似乎令人對該地區不抱太大期望。但根據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的最新數據顯示:這裡學生的進步幾乎比美國國內所有學校的學生都要快。

鄭立:深圳——人生輸在起跑線怎樣辦?

十幾年前,我在去大學的棋會時,聽到有一個很像波多黎各的新遊戲,他們說這是波多黎各的卡牌版。這個遊戲就是發展波多黎各的首都,就是那個寫作 San Juan 讀作深圳的城市。遊戲的方式很像波多黎各的簡易版,只是沒有了金錢這種東西,改成了卡牌。

輸在起跑線,永遠無翻身?

成功靠父幹,贏在起跑線,是社會苦澀的現實。富裕家庭能提供較好教育,教育決定將來收入,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不過,窮孩人卻不一定全無優勢,逆境在某方面或能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例如 2015 年刊登在「性格與心理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童年家庭經濟較不穩定的家庭,定力方面較差,卻有更佳的轉換任務表現。

德國人如何育兒?

香港小朋友要學連非洲小朋友也未必識的非洲鼓。「Life planning」本無大礙 ,計劃一下人生,想想有甚麼目標和夢想,然後努力去實現。只是在香港在落地變成學童的「生涯規劃」就出事了,小朋友的「生涯」由父母來「規劃」,生涯即是活生生地捱。看不過眼的人便開始拿外國的教育制度來指手劃腳,外國的月亮真的是特別圓嗎?至少美國作家 Sara Zaske 是這樣認為。

網上學習的教育不平等

今時今日,一人一 smartphone 是平常事。網絡上的知識垂手可得,不過對於無力配備上網工具的窮苦學生來說,網絡卻隨時是讓他們在人生跑道上被進一步拉開距離的因素。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去年的統計結果,儘管幾乎所有 10 歲或以上的學生都懂得使用電腦,但只有約 8 成家庭有個人電腦接駁互聯網,比往年下降,更有小部分學生在過去 1 年未曾使用互聯網——即便是自詡科技發達的香港,網絡也非無遠弗屆。在美國,同樣有學校設備落後的學生,因網絡不達發愁。

為何日本兒童能獨自上學?

澳洲電視台 SBS 紀錄片「日本的獨立兒童」,就記錄了一名只有 7 歲的女孩,每朝早上從睡眼惺忪,然後獨自乘電車,在人群中穿梭上學去。日本小學生年紀輕輕就獨自上學,對不少港爸港媽來說簡直不可思議,為何日本小孩特別獨立?

關琋鎂:贏在起跑線,是歪風還是清風?

無線的節目「沒有起跑線?」除了為晚間收視開了頭炮,也為香港的父母敲響了反思的鐘聲。在生育計劃當中,孩子已經成為了被計算的一環。早前小一派位那天,受記者訪問的方太說:「小朋友唔識辛苦,係大人先辛苦」。實情就是兩邊都辛苦,何不讓孩子快樂學習,自己輕鬆,來個兩全其美呢?

孩子成功要訣:贏在快樂時

如何讓孩子「贏在 XX 前」?香港家長偏方無數。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兒出人頭地無所不用其極,但可知童年快樂與成年成就息息相關?有機構調查發現港孩不快樂,在「起跑線」前,快樂與否是不是無需討論?少時快樂,是否大未必佳?

大國青年:咱們的人生不用供樓

有一日,港中青年同枱食飯,談及兩地物業價格——香港青年說:「在 30 歲前要供完一層樓,不只是夢想,更是幻想。」中國青年答:「供樓?咱們的人生不用供樓。」雖然以上對話純屬虛構,但根據研究,中國青年的確沒供樓煩惱。

專家:假期請讓小孩發呆

暑假將至,家長已密鑼緊鼓編排小朋友的「暑假時間表」,務求他們在上學時不會輸給鄰座的小明。在家長眼裡,他們是在為小朋友度身訂造最貼心的人生道路,然而心理學家和兒童發展學家卻持不同意見。專家認為,家長安排過多活動會適得其反,抑壓孩子發掘興趣、發展創意;家長應讓小朋友放空一下。

救世軍:輸贏不在起跑線--與青年同行

假如人生是一趟長跑,阿朗一起跑就吃苦頭了。香港中學文憑試放榜時,阿朗望著成績表「頹」了 50 分鐘,便勸自己盡快搵工。一家三口靠任職清潔工的媽媽獨力支撐,他於心不忍:「如果我有嘢做,媽咪就唔使返工咁辛苦養我哋。我都要為家庭出一分力,有責任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