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李嘉誠替你教子女?

A+A-

李嘉誠基金會,連續第二年向 DSE 畢業生每位派發五千元現金,今年受惠區還包括屯門。

今日的中小學生,缺乏的不是所謂國民教育,而是「金錢教育」。

美國明尼蘇達州家庭社會科學系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 21 世紀出生的青少年,不論在世界貧富國家都缺乏正確的現金使用觀念。尤其在香港,一般兒童覺得洗碗和熨衣服天生是菲傭的責任,而所謂金錢,也是「父母從牆壁提款機拿的東西」(What mum and dad gets from a machine in the wall)。

明尼蘇達州大學專家認為:父母要及早與子女討論何謂金錢、讓子女知道如何領取金錢、父母應該怎樣付給子女零用錢,然後教子女面對四周的消費購物和財務公司叫人借貸的廣告時,懂得如何思考。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與子女討論金錢時,要以子女的心理角度討論。

譬如當子女問父母:你一個月賺多少錢?他們想知道的,並非數字,而是心目中有一件昂貴的玩具如一部電子遊戲機,標價數千元,為甚麼他們的父母每月賺兩萬,卻不能買一件這樣的玩具送給他們。

當子女問父母每月賺多少薪水,這就是他們的心理活動潛台詞。也就是說,讓小孩了解金錢的使用方式,比在學校教經濟和通識,更能令子女了解成人世界如何運作。

由父母開始,教導子女金錢如何賺來、又怎樣流通、如何花費、不夠時從哪裡可以借貸、應該如何省儉、若有剩時,又該如何捐獻慈善,都是世界和人生現實運作的主要內容。

不但家長要教,學校也要教,班級分組討論,教師引用時事新聞說明案例。當師生合作講述金錢的定義,讓子女學到責任感、家庭倫理、決策能力、對消費購物的自律,以及怎樣處理人生危機的優先次序。

金錢教育在西方先進國家,隨著電子理財和信用咭的流行,已經列為教育之必須。香港特區政府還在囉囉唆唆講甚麼「國民教育」,教導兒童怎樣做一個「中國人」,而沒有教香港的小孩如何成長為一個「暴發而不令人討厭的中國人」、「不吃狗肉的中國人」、「不在飛機頭等艙恃有錢而辱罵空姐的中國人」,這樣的政府,不論換幾多個特首,培養出來的下一代,在文明社會,必然是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