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已有數千年歷史,但科學家至今仍不太清楚它們為何不會在皮膚上消失。通常當皮膚受到外來刺激或破壞時,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等,會迅速找出源頭並吞噬它,繼而開始癒合過程;但當涉及紋身墨水時,免疫細胞中的酵素,似乎難以降解色素中的龐大顆粒。換言之,墨水不但交織於皮膚細胞之間,更是從巨噬細胞裡面顯現出來。
紋身
|共13篇|
紋身普及了,清除紋身也更好賺了
有民調顯示,約有 33% 美國人身上至少紋有一個圖案,較 10 年前的同類調查增逾 1 成,就連祖父母輩也追上這股潮流。只是民調亦發現,8% 成人對紋身感到後悔,相當於 500 萬人口以上。這些懊惱帶動去除紋身業,從北美到歐洲,生意均見蒸蒸日上。但技術再進步,去掉刺青依舊困難重重。
105 歲的紋身師傅:以傳統技藝重建族群經濟
如何令邊緣族群經濟上獨立自主,自給自足?答案或者就在自己雙手。菲律賓一位 105 歲的紋身師傅黃娥綺(Whang-od Oggay),憑藉傳統刺青術「巴托克」(batok)享譽全球,更使自己家鄉成為旅遊熱點,令很多年輕人得以改善生活。
東京奧運的奪目紋身,日本社會的禁忌
看東京奧運,各有各重點。有人專注留意選手的精彩表現,有些人只顧盯著球衣隊服,甚至是紋在他們身上的各種圖案。像香港女飛魚何詩蓓及跳馬王子石偉雄的背部,就有奧林匹克五環的紋身。大小紋身「亮相」奧運場上,並非近一兩屆才有的事。但今次由日本做東道主,意義又有點不同,只因當地人對此文化的偏見,比紋身更加難以清除。
紋身傷身?
紋身曾經是「不良」的標記,但時至今日,將別具意義或鍾愛的圖案紋於身上,反而成為藝術時尚「配飾」,是展現態度的新趨勢。紋身雖然愈來愈普遍,但過程中始終要用針頭將顏色打入皮膚,捱痛之餘,稍一不慎可能會引起健康問題。
日本將放寬紋身限制,以迎接世界級賽事?
日本將在今年 9 至 11 月舉行世界盃欖球賽,預計到時會接待 40 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當地大多澡堂和溫泉禁止紋身人士入場,但不少店主決定在比賽期間放寬限制,以迎接一眾有紋身的球員和支持者。
運動員的紋身,變成遊戲角色後版權怎計算?
運動員有紋身可謂相當普遍。勒邦占士、美斯、碧咸和泰臣,長鏡頭之下,紋身往往是他們的個人標誌。但在電子遊戲世界,當他們被遊戲開發商重新創造成虛擬角色的時候,紋身可能不屬於他們,而且情況相當複雜,牽涉到紋身版權的問題。
為何總愛紋上(錯的)外語?
有人以紋身展露個性,或記念重要的人事,假如用上外語紋身,似乎加添一筆文化色彩。但若本身不熟悉外國文化或外語的含意、用法,隨時弄巧反拙,甚至在世界的另一端惹來無盡訕笑。美國楊百翰大學阿拉伯語教授 Kevin Blankinship 於「大西洋」撰文,解釋選擇外語紋身綻何而來,以及值得注意的地方。
李衍蒨:無名紋身女子
人的身體歷來都是一幅畫布,用作展示我們揀選的或天生的身份。因此,紋身圖案及紋的位置能告訴執法者,或考古學家很多不同的資訊。紋身對幫助身份辨認程度之大,於 2004 年的南亞海嘯可見。泰國炎熱的天氣加速屍體腐化,或因屍體被水浸泡因而不易辨認。幸而,部分屍體根據家人提供的資料,以及屍體上的紋身作比對,加快了辨認進度。紋身師傅就像不同的派別藝術家一樣,帶有個人特色。不同風格及設計都可以至少告訴我們一些有關資料,甚至有機會令執法單位找到該位藝術家,協助調查死者身份!
紋身不脫色,關鍵在免疫細胞?
比起針筒,紋身針更像鋼筆,刺入皮膚時通過毛細管作用,將墨水帶進表皮及真皮層。但紋身墨水是如何做到鎖色、不掉色呢?有研究就著眼細胞周期過程,揭開紋身墨水長存皮膚的原因,甚至能開拓出新方法清除紋身。
成為罪犯的日本紋身師們
在日本,擁有紋身不違法,頂多被歧視為黑社會,禁入溫泉或澡堂;幫人紋身也不違法,但 29 歲的紋身師增田大輝卻因此要對簿公堂,全因他沒有法例規定的醫師執照。除他以外,日本 3,000 多名紋身師面臨同樣的兩難式——轉行抑或坐等官司——除非你願意為了紋身苦讀考取醫師執照。
紋身顏色可測糖尿?
身體髮膚,受諸父母,大家應愛惜身體。愛惜皮膚就不能紋身,可是在將來,紋身卻可成為檢測身體狀況的標記。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聯手研發一款變色紋身墨水,號稱 DermalAbyss 計劃, 墨水能因應皮膚的物質變化而變色,如葡萄糖值、鈉離子值、及 pH 值。
你的紋身不是你的?
從前紋身多是爛仔象徵,如今赫然成為潮流。有人以紋身紀念生命中特別的時刻,也有人視之為美學。青龍白虎觀音關公等圖騰或早已過時,今天選擇多的是:文青風彩繪、插畫、人像、名人字句、品牌商標……捱過幾小時痛楚,紋身便跟你一世。但可知這件藝術品紋(痛)在你身,擁有者卻不一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