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 Cheung

|共31篇|

區塊鏈,能讓生活變得更好?

科技公司和金融系統監控交易,並使用數據來預測人們的購物意向,或將用戶資料出售圖利,對私隱帶來極大影響。匿名的區塊鏈和虛擬貨幣,一直試圖打破大型科技公司和銀行在網絡和經濟上的壟斷,但經濟學家質疑其成效。近日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電腦科學和統計學助理教授 Hitesh Tewari 就提出,區塊鏈能透過 4 種方式,讓網絡世界變得更安全和公平,也讓生活變得更方便。

「古代麵包煉成計劃」:用 5,000 年前的埃及酵母烘焙麵包

遊戲機 Xbox 的設計者之一 Seamus Blackley,原來也是一名業餘埃及古物學者和麵包師傅。近日他更成功將埋藏在古埃及陶器中、沉睡了 5,000 多年的酵母喚醒,烘焙出「古代麵包」,究竟他是怎樣化腐朽為神奇?

土耳其政府「焚書坑儒」:清算仍未結束?

自 2016 年軍事政變失敗以來,土耳其政府銷毀超過 30 萬本來自學校和圖書館的書籍;首都安卡拉一條名為「居倫」的街道也被重新命名。200 間媒體和出版機構被關閉,其中 29 間出版社的罪名為「散播恐怖主義思想」;另有 80 名作家被調查和起訴。然而,政府的清算行動並未停止。

窄體飛機回歸:未來長途航線主角?

現時,飛長途航線的多為大型客機,有寬敞的空間和兩條走廊,可供乘客四處走動。但隨著空中巴士公司推出 A321XLR,未來我們可能要「回到 60 年前」,在長途旅行時乘搭窄體飛機。究竟現在流行的「巨無霸」飛機何時出現?窄體飛機又為何回歸?

【Soul Monday】一場公路旅行:教人敢於有夢就能成功

完成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需要過人的勇氣和毅力。津巴布韋一個 32 歲的護士 Alvin Zhakata 和他的朋友 Botha Msila,就踏上了一場由南非開普敦至埃及開羅,為期 44 天,全長 10,000 公里,途經 8 個國家的公路旅程,只為觀看心愛的足球賽事。

「變臉」科技讓你出賣自己的臉?

由俄羅斯開發的「變老」應用程式 FaceApp 推出後,迅速在全球掀起熱潮,其後被指侵犯個人私隱,不少用戶因而急著刪除帳號。不過「一雞死一雞鳴」,有著相似功能的 AI Portraits Ars 緊接出現,吸引大量網民瀏覽其網站。眼看這類「變臉」玩意接連面世,一些熟悉科技業界的專家則持懷疑態度,甚至憂慮它們帶來的威脅,並非刪了程式就能了事。

「美麗新世界」比「1984」更有先見之明?

今年是名著「1984」出版 70 週年,書中的深刻寓意,為現代社會帶來強而有力的警告。小說面世以來從未停止印刷,作者奧威爾從此成為恐懼的代名詞。但在 20 世紀,具先見之明的反烏托邦小說作家,不只他一人。小說「美麗新世界」和電影「電視台風雲」同為具前瞻性的經典,甚至更切合當前的社會和政治狀況。

阿根廷最勇敢記者 —— Andrew Graham-Yooll 與世長辭

阿根廷記者 Andrew Graham-Yooll 在本月 6 日逝世,終年 75 歲,當地各大報章均刊文表示哀悼。他生前曾替「布宜諾斯艾利斯時報」撰寫專欄,該報編輯 James Grainger 慨歎:「所有主要報章的頭版,都刊登一名記者的死訊,在這裡並不常見,他是報業泰斗。」早在數年前,他已登上新聞雜誌 Newsweek 封面,被稱為「70 年代最勇敢的記者之一」。他究竟做了甚麼,讓他贏得這個稱號和傳媒的尊重?

摺疊式智能手機,何以這麼難造?

用戶更換手機的週期變長,沒有意欲購買新產品。數據分析公司 IHS Markit 公佈今年首季度的數字,智能手機銷量下跌 20%。蘋果等公司積極研發可摺疊的智能手機,兼顧方便攜帶和特大熒幕兩個好處。但要將理想化為現實,極具挑戰性,三星和華為已先後宣佈暫緩推出摺疊手機。這些廠商在製造過程,究竟遇上甚麼困難?

打瞌睡不是你的錯,元兇是二氧化碳?

你是否有過以下的經歷:上課或辦公時總昏昏欲睡?躺在床上卻愈睡愈累?出現這些情況,或許不是因為你懶,而是與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有關。近日一個在期刊 Nature Sustainability 發表的科學研究發現,即使是低濃度的二氧化碳,也會對我們的認知表現、腎臟、血管和骨骼健康造成影響。

拉丁美洲微型單位湧現,是年輕人的悲歌?

香港樓價高昂,偏遠地區的小單位也索價幾百萬。上車艱難,公屋輪候時間最長達 30 年,不少年青人只能租住劏房,或工作多年仍與父母同住,欠缺私人空間。在拉丁美洲大城市的年輕人,同樣要捱貴租和受超長通勤時間之苦。一些地產商抓緊商機,興建大量微型單位,售予大學畢業生和年輕專業人士。但是長居狹室,真能愜意生活?

關於憤怒,你知道多少?

憤怒常在電光火石間出現,遇上無理的長者或胡鬧的小孩,都有可能「激起把火」。不過,發怒除了損害健康和人際關係,原來也為我們帶來好處。英國「衛報」綜合多項科學研究,為讀者解答一系列關於憤怒的迷思,發現人們對於憤怒的反應,取決年齡、身體狀況和童年經歷。

提防記憶騙徒:你的記憶不是你的?

不少父母愛跟子女訴說年輕時的「威水史」,當孩子的則總認為父母在說謊。近日「英國廣播公司」的專題報道指出,這種懷疑有一定的科學根據。「假記憶」現象十分常見,我們會自行或被誘導,在腦海中形成虛假的記憶,相信一些沒有發生過在自己身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