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週一連續發生兩次強度 7 級以上的地震,超過 1.2 萬人喪生。不少現代高樓呈「熱香餅式」(Pancake mode)結構性倒塌,被詬病為傷亡慘重的主因。英國廣播公司(BBC)亦報道,一些近年興好、聲稱抗震且建築質素佳的大樓,同樣不敵地震而迅即崩塌。專家質疑,即使這次地震強烈,但建造得當的建築物,理應不易倒塌。
設計
|共177篇|
ExplainerHK:PowerPoint 實戰 —— 重做業績簡報的圖表
不少私營公司對印刷出來的書刊或單張,都會有比較嚴格的設計標準。對於簡報設計,即使有公司模板,通常都沒有定明詳細的設計標準,令圖表設計很容易又變回了 Microsoft Office 的預設。今次我們選中了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的「2022 中期業績簡報」,作為例子來解釋公司簡報的圖表可以怎樣做得更好。簡報在東方海外網站有公開連結下載,可作參考。
【展覽】BUAISOU 藍染魅力,淬鍊獨有的生命之藍
日本天然藍染工匠團隊 BUAISOU 由 4 個年輕人組成,搬到德島居住,展現出不一樣的藍染及堅持。「青出於藍:BUAISOU 之日本天然藍染工作」是他們於香港的首個大型展覽,亦是 CHAT 六廠的全新季度展覽。展覽將以沉浸式裝置展現 BUAISOU 的藍染作品、工具和真實還原工作室空間,讓大家感受他們「從農地到衣櫥」的獨特概念與嶄新的傳承方法。
工業下一步 —— 全球設計,本地製造
專業人士在網絡上共享數碼資源,各地人可藉此自行生產所需物件,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絡與社會研究中心副教授 Vasilis Kostakis 及維多利亞大學全球化研究講師 Jose Ramos 稱這種模式為「全球設計,本地製造」。他們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表示,很多實例反映,各地生產及消費商品的方式可靠全球共享數碼資源得到改進,包括設計、知識和軟件等方面。
快思慢想模式:標誌設計造成的公關災難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為慶祝 60 周年校慶推出新校徽,放棄此前的分割用色設計,希望令校徽中的鳳「形態更清晰靈動」,其中簡化版校徽甚至刪去校訓「博文約禮」。結果惹來社會各界的批評,由親中的校董成員到學生代表皆批評事前缺乏諮詢。如何改造知名機構的標誌,一直是設計界的大難題,有專家就從神經科學角度分析。
【展覽】永井一正首個香港大型作品展 —— 逾百件經典作品展現「瞬間.永恆」
日本國寶級平面設計大師永井一正,自 1950 年代至今創作出多個經典海報及平面作品,如 1972 年札幌冬季奧運會的官方標誌、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海報、朝日啤酒海報等。80 年代後期,他開始創作「LIFE」系列作品,以動植物為主,思考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永井一正現齡 93 歲,除了在國際上屢獲殊榮外,作品亦已累近 1,000 張,至今仍在設計語言上不斷探索更多可能。這次由 27 畫廊主辦的「永井一正 瞬間.永恆」展覽,展出逾百張經典海報及蝕刻板畫作品,部分作品更以立體裝置方式首次呈現。不妨一覽這首個香港大型作品展,感受他半世紀創作之路。
ExplainerHK:銀河娛樂 —— 貪心的棒圖
私營公司製作的圖表,通常由專業的市場部門處理,所以往往比公營機構的圖表更美觀和清𥇦。可是隨意搜索一下,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仍有不少文件及圖表設計顯得業餘。今次我們就改造一下澳門的娛樂巨企,銀河娛樂集團第二季度及中期業績中的其中一幅圖表。
黃宣游:如何定型通才?
「能一直創作,能以自己的創作養家,這就是我的理想。」在電視台的一個設計節目訪問當中,我脫口說出這句樸實卻困難的總結。回想起來,確實也就是筆者多年來的心聲。
鎅出未來:芬蘭木製城市
木材已成為芬蘭建築業發展趨勢之一,當地政府目標是確保到 2025 年,45% 的公共建築使用木材作為主要材料。
英王查理斯三世規劃的夢幻樂園:龐德伯里
查理斯三世苦等 70 年後終於登基為英王,其一舉一動繼續受到各界關注。有媒體就發現,查理斯三世原來精通藝術,更戲稱他為「皇儲身份耽誤的水彩畫家」。其實,這位新任英王還有另一個身份 —— 城市規劃師。彭博社的專題報道就講述他獨定的規劃準則,如何應用於多塞特郡一個名為龐德伯里(Poundbury)的新市鎮。
ExplainerHK:立法會秘書處香港政府歷年稅收
要查找香港的數據資料,除了統計處及各個政府行政部門,立法會秘書處也有公佈不同數據可供參考。這次就看看立法會秘書處的資料研究組,如何用圖表去表示香港政府歷年稅收的組成部分及走向。
Moyashi:AI 藝術是不是藝術?
AI 藝術是不是藝術?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搞清幾樣事情。首先是一個人要付出多少勞力,才有資格自稱作者?漫畫家有多名助手,電影導演有龐大的團隊,但仍可以自稱是「作者」。
【Soul Monday】不分內外左右的襪子,助視障人士更獨立
大阪社區品牌 ouca 採用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概念,製作出讓不同年齡、身體狀況的顧客均能自行穿上的襪子「minamo」(ミナモ)。其設計不再分穿著方向、表裡,令視障人士不用依靠別人,也能好好地穿上襪子,助他們在生活中更獨立。
ExplainerHK:城市大學畢業的立體 Pie Chart
香港大學聯招(JUPAS)網站上,有一幅圓形圖(pie chart)介紹了城市大學 2020 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看看顏色及字體,如無意外,應該又是 Microsoft Office 的預設格式。這個圓形圖雖然色彩繽紛,又佔了圖片的大部分,但以傳達資訊來說,讀者還是要仔細閲讀四周的黑色細字,才能了解內容。這樣倒不如直接用一個表格(table),將行業名稱及比例一一列出,會更加清楚。
【消失的香港建築】爐峰塔:一代人記憶中的山頂
山頂凌霄閣的前身,原是香港本地建築師鍾華楠設計的爐峰塔。由 1972 年落成至 1993 年拆卸,不過 21 年,混合了現代主義及中式元素的爐峰塔已盛載了不少香港人的童年回憶,也標誌著 60 年代香港建築的發展。最後一集「消失的香港建築」,建築師黎雋維將帶大家回到記憶中的太平山頂。
【消失的香港建築】曾經香港 —— 新古典與哥德的華麗結合
今日站在中環的環球大廈前,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一棟紅磚與花崗岩相間、富有倫敦特色的建築 —— 第三代郵政總局。它的風格混合了新古典主義及哥德式元素,在香港現存建築中並不常見,可惜於 1976 年因填海及地鐵站工程而被拆卸。今集「消失的香港建築」,就將這棟常被稱為「最美香港建築」的舊郵政總局,再次呈現大家眼前。
ExplainerHK:金管局的 MS Office 錯誤示範
香港的公營或官方機構在傳達訊息時,一向較著重行文用語,追求用字準確,文案設計和圖像運用往往不是他們的強項。儘管近年一些大型項目的文案設計開始與私人大企業的水平看齊,例如「北部都會區報告」不再使用漸變淡色背景,但設計粗疏的官方簡報和數據展示依然常見。金管局在今年 5 月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簡報,共有 37 頁,當中可以挑剔的地方有很多。我們就姑且只抽取簡報中一張圖表,看看問題在哪裡,以及怎樣可以改得更好。
拭目以待!布里斯托的視像大門
去年,立陶宛及波蘭首次試行視像大門(Portal),兩地人透過街頭的數碼裝置,可實時看到彼此。近日計劃更推廣到英國,布里斯托一個產品設計學生團隊,就設計出無休止實時視像會議裝置,贏得當地視像大門設計比賽。
【消失的香港建築】皇后碼頭:低調的權力象徵
1925 年,第 17 任港督金文泰在第一代皇后碼頭登岸履新,自此皇后碼頭便成為港督及英國皇室來港必經之地。然而,即使被評定為一級文物建築,第二代皇后碼頭還是在 2007 年因中環填海工程而被拆卸。今集「消失的香港建築」,我們將再訪這個低調的權力象徵。
告別石屎森林,土坯是抵禦高溫的未來建材?
香港連日天氣酷熱,反常熱浪更席捲歐洲。各地建築師都在思考,未來建築要如何應對極端天氣。有建築師就提倡仿傚古人的土坯建築,其中泥土與有機物料混合的建材,不但可循環再用,還有冬暖夏涼的效果,是未來建築的絕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