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於透明的泥土上盛放,翠綠的植物亦同樣綻放其生命力,光線照射於泥土上散發淡淡光芒,原來「泥土」也可晶瑩透澈,這正是「種.未來」設計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透明花泥」Future Soil。
設計
|共189篇|
Hoka 與 On 的崛起,Nike 創新不再?
上月美國芝加哥馬拉松賽事中,肯雅跑手 Kelvin Kiptum 打破世界紀錄,他所穿的跑鞋 Nike Alphafly 3 一度成為焦點。運動品牌巨頭 Nike 過去一年球鞋銷量不升反跌,「華爾街日報」指新興品牌如 Hoka 和 On 的銷售額有明顯增長,這些競爭對手不只注重功能性跑鞋,更追求舒適,受消費者喜愛。當疫情打亂 Nike 的庫存和供應鏈,新品牌崛起會否威脅行業巨頭的地位?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7 —— 對於海外港人自發組織 Logo 的想法
Logo 設計和練習功夫一樣,不以實戰做案例,是很難研究出來。在這點上,筆者就試以近日網上留意到的英國麻雀大賽 Logo 作為討論準則,與其他如雨後春筍的香港人團體分享,從專業設計角度看這樣的 Logo,應該如何改善。
納粹監獄改造成豪華畫廊,留得住歷史嗎?
在真正留下大量納粹時代建築及記憶的柏林,如何處理這些「負罪」建築亦同樣棘手。市內的塔赫萊斯美術館(Kunsthaus Tacheles)於 1930 年代曾是納粹機關所在,現已再次改建成新商業及文化區 Am Tacheles 的中心,用途一改再改,爭議也隨之浮面。
書店們:門前的風景
從法律上說,門內屬於私人空間,門外屬於公共空間;但從地理上說,兩者不可割裂,尤其是戶內與戶外的街景本來是相連,門內的人也活在門前的風景裡,那裡有美麗的榕樹、老舊的公園、狹窄的馬路,都與居住或工作在這裡的每一個人有關。這次我們節錄了 3 本書,談談各自門前的風景。
防洪技術、抗震塗料、救災旅館…… 日本防災產業正火紅
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攝氏 1.1 度。世界各地都引發了洪水、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日本在防災與抗災的技術與商業應用,正不斷受到關注。日本不僅大型企業,連新創公司也都已準備好將防災相關產品和服務,致力拓展到海外。
【那年盛夏】Y2K 美學:千禧之交的期盼與哀愁
電視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引起不少討論,除了懸疑劇情矚目,劇中從科技產品、服飾打扮到家居佈置,都復刻 20 多年前的 Y2K 風格,又同時注入先進的科幻元素,形成 Y2K 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近年 Y2K 風格成懷舊潮流,常見於視覺設計到服裝穿搭,但其實風格所承載的,還有千禧之交對未來的期盼和焦慮,其中集體情緒與當下大有相通之處。
美國「海綿城市」,成功抵禦颶風吹襲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世界各地都有城市提出適應辦法,中國便提倡「海綿城市」疏導洪水。美國亦有類似的抗禦颶風方案,佛羅里達州佔地 18,000 英畝的社區巴布科克牧場(Babcock Ranch)便是典範。去年颶風「伊恩」帶來巨大破壞,登陸時更直接吹襲牧場,結果當地近乎絲毫無損,成功通過「防颶風認證」。
Moyashi:邏輯建構中 —— 艾未未作品展
為何藝術展會在一個關於設計的空間中舉行?原來這與展覽的主題有關。是次展覽中,展品基本上有兩種:別種物料造出尋常之物,以及尋常之物以別種形式展現。
【烏克蘭戰爭】重建家園,先從組裝屋開始
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突破 500 天,烏克蘭各處受到嚴重破壞,大批逃至外地的國民無家可歸。世界銀行估計重建費用多達 4,110 億美元,意味當地需要更省錢、省時、省力的方法,以迅速增加住屋供應。由烏國本土公司 HOMErs 設計的簡易組裝屋,或許會是可行的解決方案。
ExplainerHK:Powerpoint 業績報告大改造 —— 專門給會議後 Share 的簡報 PDF
在上一篇專欄文章中,我們重做了東方海外業績簡報的圖表,並談到如何製作 PowerPoint 簡報,得到一些讀者很好的反應。這一次,與其只改簡報的 1 頁,我們就選取新創建集團 2023 年度,中期業績分析報告的 Powerpoint 簡報,進行一次大改造。
疫情奪去員工的專屬辦公桌?
疫後復常,眾多改變卻無法逆轉。在家工作成為部分僱員的常態,即使回到辦公室,員工也未必保得住自己專屬的辦公桌;辦公室變成 Co-working Space,無可避免削弱員工歸屬感。究竟如何平衡得失,成為員工、企業與設計師的共同課題。
土耳其「抗震」建築,為何倒成如斯慘狀?
土耳其週一連續發生兩次強度 7 級以上的地震,超過 1.2 萬人喪生。不少現代高樓呈「熱香餅式」(Pancake mode)結構性倒塌,被詬病為傷亡慘重的主因。英國廣播公司(BBC)亦報道,一些近年興好、聲稱抗震且建築質素佳的大樓,同樣不敵地震而迅即崩塌。專家質疑,即使這次地震強烈,但建造得當的建築物,理應不易倒塌。
ExplainerHK:PowerPoint 實戰 —— 重做業績簡報的圖表
不少私營公司對印刷出來的書刊或單張,都會有比較嚴格的設計標準。對於簡報設計,即使有公司模板,通常都沒有定明詳細的設計標準,令圖表設計很容易又變回了 Microsoft Office 的預設。今次我們選中了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的「2022 中期業績簡報」,作為例子來解釋公司簡報的圖表可以怎樣做得更好。簡報在東方海外網站有公開連結下載,可作參考。
【展覽】BUAISOU 藍染魅力,淬鍊獨有的生命之藍
日本天然藍染工匠團隊 BUAISOU 由 4 個年輕人組成,搬到德島居住,展現出不一樣的藍染及堅持。「青出於藍:BUAISOU 之日本天然藍染工作」是他們於香港的首個大型展覽,亦是 CHAT 六廠的全新季度展覽。展覽將以沉浸式裝置展現 BUAISOU 的藍染作品、工具和真實還原工作室空間,讓大家感受他們「從農地到衣櫥」的獨特概念與嶄新的傳承方法。
工業下一步 —— 全球設計,本地製造
專業人士在網絡上共享數碼資源,各地人可藉此自行生產所需物件,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絡與社會研究中心副教授 Vasilis Kostakis 及維多利亞大學全球化研究講師 Jose Ramos 稱這種模式為「全球設計,本地製造」。他們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表示,很多實例反映,各地生產及消費商品的方式可靠全球共享數碼資源得到改進,包括設計、知識和軟件等方面。
快思慢想模式:標誌設計造成的公關災難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為慶祝 60 周年校慶推出新校徽,放棄此前的分割用色設計,希望令校徽中的鳳「形態更清晰靈動」,其中簡化版校徽甚至刪去校訓「博文約禮」。結果惹來社會各界的批評,由親中的校董成員到學生代表皆批評事前缺乏諮詢。如何改造知名機構的標誌,一直是設計界的大難題,有專家就從神經科學角度分析。
【展覽】永井一正首個香港大型作品展 —— 逾百件經典作品展現「瞬間.永恆」
日本國寶級平面設計大師永井一正,自 1950 年代至今創作出多個經典海報及平面作品,如 1972 年札幌冬季奧運會的官方標誌、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海報、朝日啤酒海報等。80 年代後期,他開始創作「LIFE」系列作品,以動植物為主,思考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永井一正現齡 93 歲,除了在國際上屢獲殊榮外,作品亦已累近 1,000 張,至今仍在設計語言上不斷探索更多可能。這次由 27 畫廊主辦的「永井一正 瞬間.永恆」展覽,展出逾百張經典海報及蝕刻板畫作品,部分作品更以立體裝置方式首次呈現。不妨一覽這首個香港大型作品展,感受他半世紀創作之路。
ExplainerHK:銀河娛樂 —— 貪心的棒圖
私營公司製作的圖表,通常由專業的市場部門處理,所以往往比公營機構的圖表更美觀和清𥇦。可是隨意搜索一下,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仍有不少文件及圖表設計顯得業餘。今次我們就改造一下澳門的娛樂巨企,銀河娛樂集團第二季度及中期業績中的其中一幅圖表。
黃宣游:如何定型通才?
「能一直創作,能以自己的創作養家,這就是我的理想。」在電視台的一個設計節目訪問當中,我脫口說出這句樸實卻困難的總結。回想起來,確實也就是筆者多年來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