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

|共17篇|

【新詞】真相掌握力:如何縮窄對世界想像與現實的差異

在大數據年代,民眾能夠自行覓得各種科學理據和數字,但公共討論卻好像離客觀事實愈來愈遠。2018 年,已故瑞典公共衛生學家羅斯林(Hans Rosling)的遺作 Factfulness: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 面世,及後有出版社把「factfulness」翻譯為「真確」,而羅斯林其實正解釋一種「真相掌握力」,解釋人們對世事的想像,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巨大差異。

政亂之源:精英階層誤讀民意

美國近年興起民粹主義,造就如經常譴責「自由精英」的杜林普,或批評頂尖經濟精英的桑德斯等人,反映左右兩派支持者,皆認為精英主宰政治生活;要探討美國民主出了甚麼問題,先要了解精英的想法。政治學家 Joshua Kertzer 和 Jonathan Renshon 最近就在「政治學年度評論」談及新興的「精英實驗」,揭示精英們往往不知道民眾要甚麼。

被標籤的後果:幹無聊工作即無能?

判斷一個人是否無聊,有人會從對方的工作與嗜好入手。不過,「無聊」有評定的標準嗎?一些令人覺得枯燥的職業或興趣,在部分人眼中可以有趣;人們對無聊本身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或會導致先入為主的偏見。早前發表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PSPB)的研究表示,一旦被人定型為無聊,會帶來負面人際關係後果。

東京奧運的奪目紋身,日本社會的禁忌

看東京奧運,各有各重點。有人專注留意選手的精彩表現,有些人只顧盯著球衣隊服,甚至是紋在他們身上的各種圖案。像香港女飛魚何詩蓓及跳馬王子石偉雄的背部,就有奧林匹克五環的紋身。大小紋身「亮相」奧運場上,並非近一兩屆才有的事。但今次由日本做東道主,意義又有點不同,只因當地人對此文化的偏見,比紋身更加難以清除。

愈討論愈堅持己見的時代,如何討論才有意義?

既然人類有能力理性思考,為何我們會經常做錯決定?甚至在事實面前,也要堅持無理的觀點?在與別人爭論時,我們經常能察覺對方的偏見,覺得自己相對中立。然而,人類其實就是無法做到毫無偏見。英國一個互動劇場告訴你,討論才可以得出最好的決策。

心理學家眼中的「人格十醜」(上)

要談論人性的醜劣,隨手都可以找到精準到位的詞彙來形容,但要參照科學化的統計數據,從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中歸納出共同特徵,則從來沒一套簡單的說法。即將出版「人格學:讓人格科學成為你的優勢」一書的英國心理學家兼作者 Christian Jarrett,近日撰文提到 10 個令人沮喪的心理學調查結果,以此為線索,揭示了一些人性的黑暗面向:幸災樂禍、盲目武斷、不自量力、道德偽君子⋯⋯

Gloria Chung:記者的「免費午餐」

飲食記者吃餐飯,旅遊記者得到的是一趟旅程,但這是出差,不是歎世界,你試過去旅行,6 點起身,7 點出發,走了 10 個景點,拍了 1,000 張相,回到酒店還要繼續寫稿、執相、安排明天和下個旅程嗎?每項工作都是有付出的,未做過别人的崗位,切勿隨便抹煞別人的努力,沒有甚麼不勞而獲的,如果你覺得記者「免費」吃飯、旅遊,很過癮,不妨來試試,看看怎樣低薪、超時、高壓,説到底也是打工仔。

無法削弱的種族主義

白人至上主義沖擊美國,尤以維州夏洛茨維爾鎮最為激烈。參與者手持火炬,高喊種族歧視口號,更引發汽車撞向人群事件,導致 1 死 19 傷。民眾難以置信,踏入廿一世紀,在這民主、開明和自由的美國社會,竟還有如斯野蠻暴戾行為。心理學、社會學及神經內科的研究人員則試圖從近代衝突,追溯種族主義的根源、激發暴力的原因,以及近年愈趨活躍的背景。

科學盲的直覺,可以教科學

小朋友理解世界跟大人不同,例如他們以為能動的東西就是生命,如會行走的火車模型、機械人就跟小動物一樣;反而不能走動的植物,卻不認為有生命力。小孩能感受物件的重量,看見物件的體積,但他們不會了解質量與原子是怎麼一回事。心理及認知學家 Andrew Shtulman 稱之為「直覺理論」,他認為這些「直覺理論」是大問題,因為不單只是小朋友,不少成人仍持有這些「直覺」,英國作家 Steven Poole 早前就在華爾街日報淺論「直覺理論」,指出它們在日常生活及教育層面的影響。

為何有些事很荒謬,我們也會相信?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商學院教授 Philip Fernbach 與美國布朗大學語言及心理學教授 Steven Sloman 合著的新書 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 (知識假像:為何我們從不是單獨思考)將於本月出版。他們在書中闡釋,知識其實不是存在個別的大腦中,而是由群體共同分享。人之所以相信看來荒謬絕倫的事,並不是單純是他們不理性,而是不理性正正來自理性的深處。

Live Norish:北歐傳奇作家 Stieg Larsson(三)

讀「千禧年三部曲」有一個好玩的地方,就是從角色的住處或其經常出沒的地方,大抵就能猜測到該角色到底是忠還是奸。研究「千禧年」的讀者,或許會留意到小説中幾乎所有忠良的角色都住在斯德哥爾摩的南島(Södermalm)。

為甚麼人總是做錯決定?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表示,人類有兩大威脅:污染和愚昧。以後者尤其普遍。愚昧使人類屢次做錯決定,導致世界不斷陷入危機,萬劫不復。先有兩次世界大戰,現在則是罔顧環境,無視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選擇相信浮而不實的政客,以及投下脫歐一票,危害英國經濟(至少他們覺得自己愚蠢)。又或者,選了隻狼做特首人們每每是在做錯決定後才驚覺自己的愚昧,然而又不汲取教訓,一早聽從專家建議——為甚麼人總是會做錯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