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

|共8篇|

當香港與海洋帝國相遇:葡佔屯門

眾所周知,在 1841 年到 1997 年期間,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而一海之隔的澳門,殖民歷史更長,自 1553 年就成為葡萄牙的租界,是向遠東地區拓展商貿網絡的重要據點。其實在葡萄牙佔領澳門之前,曾經與香港相遇,並短暫佔領今天大嶼山、青山灣、葵涌一帶,建立「葡佔屯門」。

你不知道的文藝復興:古羅馬遺風曾復興於日本戰國?

談及文藝復興,大家定必想起達文西在意大利的曠世成就,但原來這場文化運動,一度把古希臘羅馬遺產帶到歐洲以外更遠的地方。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馬思途(Stuart McManus)在文藝網站 Psyche 撰文指出,16 世紀的耶穌會在長崎、澳門、果阿、墨西哥城等地興辦學院,教授古羅馬修辭學與雄辯術,使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在異地生根,甚至成功把戰國時代日本學生訓練成拉丁語雄辯家。

【不等價交換】荷蘭人為何以曼克頓,換一座印尼火山島?

紐約曼克頓是當今全球經濟中樞,荷蘭人原本捷足先登在當地殖民,但約莫 350 年前,荷蘭竟為了如今默默無聞的印尼火山島 —— 班達群島,把曼克頓拱手讓予英國。這椿看似蝕大本的交易,其實關乎歐洲人趨之若騖的貴價奢侈品:香料。

失落的金犀牛:重構非洲中世紀歷史

鹽造的城鎮、珊瑚造的清真寺、玻璃造的宮殿,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來自中世紀非洲的璀璨文明。法國歷史學兼考古學家 François-Xavier Fauvelle 專研鮮為人知的 8 至 15 世紀非洲,主張此時的非洲文明正值「黃金時代」,可與世界其他文明鼎足而立,成果最近翻譯成英文新書 The Golden Rhinoceros: Histories of the African Middle Ages。

從 17 世紀科幻小說,進入大航海時代的精神世界

17 世紀英國女小說家 Margaret Lucas Cavendish 於 1666 年撰寫小說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World, Called The Blazing-World,講述年輕女主角被綁架後,誤闖平行時空的星球,在人獸混種的世界登上女皇寶座,作品被視為科幻小說的先驅。如此天方夜譚的情節,看似是超現實,其實折射出 17 世紀歐洲殖民主義下的世界觀,從側面反映哥白尼革命後,知識界對無垠宇宙的妙思奇想。

尼泊爾國旗為何別樹一幟?

當今世上,絕大部分國旗都是長方形,圖案不外乎條紋、星星或十字架,顏色都以紅、白或藍為主,但明明沒有國際條例規管國旗樣式,為何設計卻如此趨同?就在這個國際舞台上,尼泊爾偏偏就是不跟從國際慣例,國旗以兩面大小不一的三角旗組合而成,形狀奇特,究竟是甚麼原因令尼泊爾國旗別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