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婚問題在部分東南亞國家如孟加拉尤為嚴重,尼泊爾的童婚率,便高踞亞洲第三、全球排名 17。此外,據 2012 年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的調查,尼泊爾的農村婦女中,僅有 9% 受訪者知悉婚內強姦屬非法行為、13% 的人清楚反家庭暴力的具體法律。有見農村社區充斥童婚及歧視現象,尼泊爾劇團 Shilpee Theatre 就選擇創作相關題材劇目,走入農村演出。
性別歧視
|共33篇|
警察會更常涉及家暴嗎?
近日,網上流傳影片,一名警員懷疑虐兒,片中的男士腳踢小孩,大罵「正宗垃圾」,警方指虐兒調查組已立案跟進。其實世界各地都有不少關於警察及家暴的研究和案例,各國警暴問題愈來愈嚴重,威脅社群健康的同時,也在影響警察個人和家庭健康,讓人反思警察文化和制度是否需要根本的改革。
奧比斯:失明是性別議題的五個原因
失明的確是一個性別問題。但奧比斯看到各地女性的潛力,因此我們正在培訓女性眼科專業人員,進行拯救視力的手術,讓她們幫助改善其他女性的生活。
奧比斯:第一次「全女班」眼科飛機醫院
最近,我們有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眼科飛機醫院由牙買加到田納西州的旅程,首次由全女班機組人員負責!雖然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同時亦帶出了另一個問題:在 2019 年,我們還應該為女性在航空界的發展而慶祝嗎?
德國公關災難:鼓吹歧視的「幽默感」
從前一名德語老師直接跟我說,一般德國男女對亞洲女性都有誤解,加上對比起土耳其地區的移民,亞洲(東亞/東南亞)女性在德國社會屬非常少數;相比起德國的穆斯林或是難民,東亞或東南亞社群組織比較少及低調,聲音往往受忽略。即使是嚴謹的德國人,一談論亞洲女性就覺得可以放低標準,明目張膽。
奧比斯:從女性的眼睛看性別差距
你知道失明存在著性別差距嗎?全球有 55% 的視障人士都是女性。我們將會探討背後的原因,以及分享一些奧比斯正在採取的行動,為女性帶來更光明的未來。
印尼雙性人祭司傳統瀕臨滅絕
從 600 年前開始,印尼少數族群武吉士把人分為 5 種性別,其中稱為比蘇的雙性人,位居祭司的崇高地位,但印尼近年嚴加打壓性小眾,正加速比蘇傳統的消亡。
「性交易換疫苗」傳聞,恐成伊波拉失控隱憂
世紀病毒伊波拉重臨,在全球最高危的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疫情隨時失控爆發。儘管國際救援組織和醫療團隊積極進行疫苗接種計劃,「性交易換疫苗」的傳聞卻甚囂塵上,剛果民眾對國際衛生工作者普遍存在不信任態度。由於情況嚴峻,剛果衛生部近日亦鄭重呼籲,任何接種疫苗或治療,如涉及金錢及其他服務作交易條件,民眾都應立刻舉報,衛生部會嚴厲追究造謠人士,並建議女性只應跟佩戴官方徽章的合資格醫護人員見面。
沙特女孩:從出生到死亡,一生都「被監護」
來自沙特阿拉伯的 18 歲少女 Rahaf Mohammed al-Qunun,日前稱受到家庭虐待,在泰國轉機時尋求澳洲的難民庇護。聯合國難民署已認可 Qunun 的難民身份,但 Qunun 的父親否認虐待女兒,雙方各執一詞。是次在社交網絡廣為流傳的事件,已引起人們對沙特阿拉伯實施嚴格監護制度的關注。澳洲廣播公司訪問埃及裔美國記者 Mona Eltahawy,解釋沙特的監護制度如何運作,以及對沙特婦女的影響。
從 17 世紀科幻小說,進入大航海時代的精神世界
17 世紀英國女小說家 Margaret Lucas Cavendish 於 1666 年撰寫小說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World, Called The Blazing-World,講述年輕女主角被綁架後,誤闖平行時空的星球,在人獸混種的世界登上女皇寶座,作品被視為科幻小說的先驅。如此天方夜譚的情節,看似是超現實,其實折射出 17 世紀歐洲殖民主義下的世界觀,從側面反映哥白尼革命後,知識界對無垠宇宙的妙思奇想。
生不生子都是錯,日本女性的職場兩難
東京醫科大學近日被揭發自 2011 年,下調女性考生成績約 10%,導致不足三成的女學生能夠考上。校方的理由是,女性一旦結婚並生兒育女,更難應付醫院緊急的輪班制度,因而造成醫生人手短缺。但諷刺的是,就在較早之前,自民黨議員杉田水脈投稿週刊,批評 LGBT 性小眾族群不會生育,欠缺生產力,引起牽連大波。生又錯不生又錯,日本女性何以兩邊不是人?
尼爾:在廣闊無垠的田野中相遇彼此
「一家三口」被閉架,爭議的核心是「家是甚麼」的基本定義。有些人堅信,家庭伴侶「必定」是生理女性與生理男性的組合。如果將這個「必定」等同了完全不可以改變的事實,就不容易走出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定義,真的只有一種嗎?
唐明:穿褲子更平等?
褲子更平等更體面?任何一個貨真價實的女性主義者聽了都應該勃然大怒吧:說到底,女性還是一種不那麼體面的性別,所以,男人穿裙子就是羞辱,而女人穿褲子就是一種提升?
陶傑:英國歷史上的厭女症
英國的科學界和哲學界,長期是所謂「厭女症」(Misogyny)的溫床。21 世紀,女性在全球的地位,計算伊斯蘭國等極端國家,平均分仍為負數,與一百年前相比,有的國家解放了,有的卻在進一步沉淪。
「懲罰」東德時代離婚婦女的退休金制度
國家統一何以導致如此不公現象?一切源於當年兩德政府簽訂的統一條約。條約幾乎涵蓋統一後,所有的社會政策,當中包括保障離異男性享有的退休金。然而,女性若已離婚,其退休金計算方法卻與有別於離異男性。政府僅按她們「自力更生」時侯的收入,計算她將來可獲取的退休金。但女性處於婚姻狀態時,所賺取的收入,及生育子女後,無法工作或兼職工作的狀態,亦不納入計算的考量中。
保守南韓,墮胎仍是禁忌?
墮胎議題充滿爭議,各地社會文化背景有別,更令各國制定相關法律時,需要面對不同訴求。繼杜林普本月中直播支持反墮胎遊行的演講、波蘭民眾上街爭取相對寬鬆的墮胎法案外,韓國女性亦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廢除實施多年的反墮胎法。有人認為,現行的墮胎法例嚴格,並包含輕視女性的思想,同時為選擇墮胎的女士帶來罪惡感。而藉著左翼總統文在寅上台執政,是次聯署,正好考驗總統是否願意尊重女性的個人選擇。
樂施會: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在家門貼上「我 18 歲前不會結婚。」為甚麼?
在孟加拉,雖然法例訂明女性的最低結婚年齡為 18 歲,但童婚問題在當地僻遠的鄉村地區依然普遍,很多父母將女孩視為家庭負擔,她們往往在 13、14 歲時,就被迫輟學,由父母安排嫁給陌生男子,一生未嘗自由戀愛,更無法探索個人志趣,發展潛能。全球,有超過 7 億名女性,在兒童階段(即 18 歲以下)便被迫結婚,而孟加拉是童婚率最高的 10 個國家之一。
奧比斯:足球改變女性的命運
Akhand Jyoti Eye Hospital(AJEH)是奧比斯的其中一間合作夥伴醫院,明白到眼科護理和女性教育是當地兩大的急切需求。因此,特別想了一個方案,把這兩個需求結合,打破當地對女性的傳統觀念與成見。只要父母允許他們的女兒學習足球,我們便會為這些女孩提供免費教育。當這些女孩子畢業後,會培訓她們取得專業資格成為該醫院的視光師和護理人員。發展至今,當地已有 140 個女子加入了這間眼科醫院的「足球學校」,當中有 7 個女孩更成為了比哈爾邦足球隊成員;2 個女孩已是印度國家隊的足將;25 個女孩是實習視光師。
當年的維京軍官 原來是位女士?
1880 年代,一具維京戰士遺骸於瑞典城市比爾卡出土,同葬的還有大量武器盔甲、制定作戰戰略的模擬工具等等,可見其享有崇高榮譽。這具遺體一直被認定是男性,不過最新 DNA 檢驗結果就推翻定論,指出這位維京高階戰士,其實是一位女性。過去學者囿於成見,否認女戰士在維京人中的重要性,令學界至今仍缺乏對女性戰士的全面研究,是次發現可以促使學界重新檢視此前鑑定的維京骸骨性別,有助增進學者對維京的認知。
奧比斯:為全球眼疾女性發聲,讓她們視障「終」斷
多年來,在全球不同角落都一直為「男女平等」這個議題發聲,為女性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當大家以為男女不公只是直接影響她們工作待遇、薪酬以及社會地位,其實遠在一些發展中的落後地區,不少女性因飽受歧視而無力處理眼疾,往往活在黑暗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