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絞殺手」導演 Matt Ruskin 的功力,跟 David Fincher 相比,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如果你以緝兇片心態看待電影,只怕會覺得再沉悶 100 倍。
性別歧視
|共39篇|
韓國 4B 運動:不是要反抗父權,而是要漠視它
英美的童年十分艱難。25 歲、任職護士的她,出生於韓國其中一個最保守的城市:大邱。小時候,母親為了逃避丈夫虐待而離家,留下她和姊姊由祖母照顧。她認為自己是男權社會的長期受害者 —— 童年被父親的過錯拖垮,還要被迫遵守嚴格的審美標準以取悅男性;直至遇上韓國的「4B 運動」,才堅決讓身心獲得解放。
霸凌市場:投資銀行的黑暗內幕
投資銀行內部的風氣經常受人非議,曾在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任職長達 17 年的希堅絲(Jamie Fiore Higgins)近日就推出話題之作「霸凌市場」(Bully Market),揭露高盛集團內部的性別歧視和性騷擾問題。
鴻若遠:提防邊護邊打壓的女權短板
先不論閣下是否支持以暴力捍衛自身權益,但最起碼最後發言和爆粗的權利,是不該被男性奪去,既然身體自主,除非是自願交出權利或主動要求對方代勞,不然對方沒有權搶去這個讓全球觀眾注目的機會。
從法例看出日本有多保守
日本是亞洲最強大的民主大國,是全球自由陣營重要的一員;其創意工業和尖端科研亦讓很多人折服。可是,在政治自由和經濟創新以外,日本社會同時又十分保守,家庭和性別議題特別受爭議。美國密芝根大學日本研究專家 Allison Alexy 就在「東亞論壇」發表評論,呼籲日本改革 19 世紀流傳至今的家庭法,因為法例明顯帶有性別歧視的色彩。
穆罕默德是社會平權改革家?(下)
有宗教研究學者主張,穆罕默德是推動平權的改革家,曾賦予阿拉伯女性空前權利。此觀點之所以受爭議,莫過於穆罕默德允許一夫多妻,他先後有 11 位妻子,而最叫人難以接受,相信是其妻阿伊夏(Aisha)出嫁時只得 9 歲,某些極端穆斯林就是以此為侵犯人權罪行辯護。偏偏阿伊夏長大後擔當政治軍事領袖,又是伊斯蘭宗教權威,在同代女性中無出其右,為穆斯林女性主義者眼中的先行者,以致阿伊夏集所有爭議於一身。
假如有 Take Two —— 尼泊爾童婚劇場
童婚問題在部分東南亞國家如孟加拉尤為嚴重,尼泊爾的童婚率,便高踞亞洲第三、全球排名 17。此外,據 2012 年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的調查,尼泊爾的農村婦女中,僅有 9% 受訪者知悉婚內強姦屬非法行為、13% 的人清楚反家庭暴力的具體法律。有見農村社區充斥童婚及歧視現象,尼泊爾劇團 Shilpee Theatre 就選擇創作相關題材劇目,走入農村演出。
警察會更常涉及家暴嗎?
近日,網上流傳影片,一名警員懷疑虐兒,片中的男士腳踢小孩,大罵「正宗垃圾」,警方指虐兒調查組已立案跟進。其實世界各地都有不少關於警察及家暴的研究和案例,各國警暴問題愈來愈嚴重,威脅社群健康的同時,也在影響警察個人和家庭健康,讓人反思警察文化和制度是否需要根本的改革。
奧比斯:失明是性別議題的五個原因
失明的確是一個性別問題。但奧比斯看到各地女性的潛力,因此我們正在培訓女性眼科專業人員,進行拯救視力的手術,讓她們幫助改善其他女性的生活。
奧比斯:第一次「全女班」眼科飛機醫院
最近,我們有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眼科飛機醫院由牙買加到田納西州的旅程,首次由全女班機組人員負責!雖然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同時亦帶出了另一個問題:在 2019 年,我們還應該為女性在航空界的發展而慶祝嗎?
德國公關災難:鼓吹歧視的「幽默感」
從前一名德語老師直接跟我說,一般德國男女對亞洲女性都有誤解,加上對比起土耳其地區的移民,亞洲(東亞/東南亞)女性在德國社會屬非常少數;相比起德國的穆斯林或是難民,東亞或東南亞社群組織比較少及低調,聲音往往受忽略。即使是嚴謹的德國人,一談論亞洲女性就覺得可以放低標準,明目張膽。
奧比斯:從女性的眼睛看性別差距
你知道失明存在著性別差距嗎?全球有 55% 的視障人士都是女性。我們將會探討背後的原因,以及分享一些奧比斯正在採取的行動,為女性帶來更光明的未來。
印尼雙性人祭司傳統瀕臨滅絕
從 600 年前開始,印尼少數族群武吉士把人分為 5 種性別,其中稱為比蘇的雙性人,位居祭司的崇高地位,但印尼近年嚴加打壓性小眾,正加速比蘇傳統的消亡。
「性交易換疫苗」傳聞,恐成伊波拉失控隱憂
世紀病毒伊波拉重臨,在全球最高危的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疫情隨時失控爆發。儘管國際救援組織和醫療團隊積極進行疫苗接種計劃,「性交易換疫苗」的傳聞卻甚囂塵上,剛果民眾對國際衛生工作者普遍存在不信任態度。由於情況嚴峻,剛果衛生部近日亦鄭重呼籲,任何接種疫苗或治療,如涉及金錢及其他服務作交易條件,民眾都應立刻舉報,衛生部會嚴厲追究造謠人士,並建議女性只應跟佩戴官方徽章的合資格醫護人員見面。
沙特女孩:從出生到死亡,一生都「被監護」
來自沙特阿拉伯的 18 歲少女 Rahaf Mohammed al-Qunun,日前稱受到家庭虐待,在泰國轉機時尋求澳洲的難民庇護。聯合國難民署已認可 Qunun 的難民身份,但 Qunun 的父親否認虐待女兒,雙方各執一詞。是次在社交網絡廣為流傳的事件,已引起人們對沙特阿拉伯實施嚴格監護制度的關注。澳洲廣播公司訪問埃及裔美國記者 Mona Eltahawy,解釋沙特的監護制度如何運作,以及對沙特婦女的影響。
從 17 世紀科幻小說,進入大航海時代的精神世界
17 世紀英國女小說家 Margaret Lucas Cavendish 於 1666 年撰寫小說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World, Called The Blazing-World,講述年輕女主角被綁架後,誤闖平行時空的星球,在人獸混種的世界登上女皇寶座,作品被視為科幻小說的先驅。如此天方夜譚的情節,看似是超現實,其實折射出 17 世紀歐洲殖民主義下的世界觀,從側面反映哥白尼革命後,知識界對無垠宇宙的妙思奇想。
生不生子都是錯,日本女性的職場兩難
東京醫科大學近日被揭發自 2011 年,下調女性考生成績約 10%,導致不足三成的女學生能夠考上。校方的理由是,女性一旦結婚並生兒育女,更難應付醫院緊急的輪班制度,因而造成醫生人手短缺。但諷刺的是,就在較早之前,自民黨議員杉田水脈投稿週刊,批評 LGBT 性小眾族群不會生育,欠缺生產力,引起牽連大波。生又錯不生又錯,日本女性何以兩邊不是人?
尼爾:在廣闊無垠的田野中相遇彼此
「一家三口」被閉架,爭議的核心是「家是甚麼」的基本定義。有些人堅信,家庭伴侶「必定」是生理女性與生理男性的組合。如果將這個「必定」等同了完全不可以改變的事實,就不容易走出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定義,真的只有一種嗎?
唐明:穿褲子更平等?
褲子更平等更體面?任何一個貨真價實的女性主義者聽了都應該勃然大怒吧:說到底,女性還是一種不那麼體面的性別,所以,男人穿裙子就是羞辱,而女人穿褲子就是一種提升?
陶傑:英國歷史上的厭女症
英國的科學界和哲學界,長期是所謂「厭女症」(Misogyny)的溫床。21 世紀,女性在全球的地位,計算伊斯蘭國等極端國家,平均分仍為負數,與一百年前相比,有的國家解放了,有的卻在進一步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