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咖啡愛好者而言,印尼是咖啡豆的出產國之一,可是如果在當地喝咖啡,選擇卻出奇地少。Kenangan Brands 在當地已發展成為多個品牌的餐飲集團,旗下品牌包括連鎖咖啡店 Kopi Kenangan、炸雞品牌 Chigo,今年更推出 Kopi Kenangan Hanya Untukmu 樽裝飲品,協助品牌進入快速消費品市場。該品牌提供外賣模式切合消費者的需求,面對同行的競爭,他們又怎樣應對?
印尼
|共58篇|
中國電動車搶佔東南亞市場,下一步是攻略歐洲?
新年想有新氣象,不少車主或正考慮更換座駕,包括轉開相對環保的電動車。過往由於它們價位偏高,讓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卻步。但「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隨著東南亞多國提供補貼,相對便宜的中國出品成為搶手貨,威脅在當地汽車市場處於領導地位的日本車廠,甚至準備爭奪歐洲市場。
亞洲球隊首征世界盃:1938 年荷屬東印度
在世界盃早年,亞洲球隊的道路並不平坦,甚至連參賽也成問題,這一切要從 1938 年的荷屬東印度首征世界盃講起。
印尼無人島拍賣,瀕危動物何去何從?
踏入 12 月,亞洲史上最大規模的房地產交易即將舉行。位於印尼東部珊瑚大三角的 100 多個無人居住島嶼 Widi Reserve,將進行無底價拍賣,出價最高者會獲得島嶼開發權,環保人士憂慮開發項目可能威脅當地生態系統。
致命之美:觀賞用海魚的國際貿易
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海魚,在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被捕獲,再輾轉賣到世界各地,養於缸內以供觀賞。不過,當中有部分魚遭人用氰化物昏迷,很多捱不住長途旅程而死在路上。專家們更指,全球對這些色彩斑斕、賞心悅目的熱帶魚需求增加,正導致脆弱的珊瑚生態系統退化。
搶人才、搶就業,印尼如何以遷都來發展優勢?
執政 8 年寫下亮眼經濟成績,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第二任期的主要產業政策,則是瞄準電動車電池關鍵原料 —— 鎳。印尼的鎳儲量與澳洲並列世界第一,他想藉此建構國內電動車產業。
無懼美國加息,佐科維多多把印尼從脆弱國家變硬漢
當多數開發中國家,正苦於美國利率狂升讓經濟問題雪上加霜,只有印尼仍泰然自若,一洗 2013 年曾名列「脆弱五國」的形象。
【Soul Monday】紙偶戲教兒童善待野生動物
在印尼一個小漁村,前教師 Samsudin 用紙偶角色,配以滑稽表情及誇張聲線,向孩子講解極危物種爪哇犀牛(Javan rhinoceros)的困境,希望在孩子心中種下保育的種子。
張樂芹:迎接疫後經濟,印尼峇里推出數碼遊牧簽證?
隨著不同地方解封,全球各地旅遊業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數碼遊牧民族」這個概念亦必然會乘勢再起。
印尼通脹指標:營多麵
氣候變化加上戰爭及疫情令全球糧食成本上升。像日本國民零食「美味棒」(うまい棒)自 1979 年面世以來,售價一直維持不變,終在今年由 10 日元加價至 12 日元。便宜美味的食品加價,切實地反映出當地通脹問題,在印尼亦有類似的物價指標 ——「營多麵」(Indomie),面對小麥供應中斷,原本物美價廉的即食麵未來或不再是「省錢之選」。
糧食民族主義:禁止作物出口,反而害人害己?
烏克蘭戰爭持續,通脹飆升及貨物短缺成為常態,部分食物出口大國相繼「落閘」。先是印尼停止輸出棕櫚油三週,接著印度及馬來西亞分別禁止出口小麥及活雞。有農業專家憂慮,「糧食民族主義」(food nationalism)或從此興起。「經濟學人」分析更指,這類政策推高了全球食品價格,卻可能無助於穩定本地市場。
印尼新首都:為何未搬遷已「失敗」?
世人熟悉的印尼首都雅加達,人口超過 1,000 萬,是東南亞其中一個規模最龐大的城市。惟現屆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在任內一直致力推動遷都大計,打算在東加里曼丹島興建全新城市「努山塔拉」(Nusantara),並以此為新首都。努山塔拉原訂在 2024 年落成,但計劃一直不得民心,抗議聲音不斷,學術平台「東亞論壇」的評論就形容,或許新首都未落成,就注定失敗。
【俄烏離婚論】印尼網民為何撐普京?
有香港資深傳媒人月前以離婚夫婦比喻俄烏關係,指控烏克蘭「勾搭」歐美,以此欺負「前夫」俄羅斯。這些源自微博的荒唐比喻,輾轉也流傳到印尼,意外引起大批印尼網民共鳴。有專家分析,背後與印尼保守派反美傾向,以及俄羅斯長期在印尼宣傳滲透有關。
東南亞的家天下現象
談及政治上的家族世襲繼承,不免令人聯想君主專制國家,但其實共和或君主立憲制國家亦能找到家族「王朝」的例子。在菲律賓,兩大政治家族後人 —— 獨裁者前總統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之子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總統杜特爾特之女薩拉(Sara Duterte-Carpio)就聯手競逐來屆正副總統。「華爾街日報」報道形容,目前東南亞國家的家族政治趨勢,不止於菲律賓,印尼、柬埔寨亦如是。
拯救發出惡臭的屍花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嘗試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以外種植又名「屍花」的大花草屬(Rafflesia)植物,但因其生長模式極為獨特,人工養殖一直未能成功。近十年,一位印尼植物學家經反復鑽研,終在植物園的花圃培植出這種會發出惡臭的大花,但長遠來說,臭花要存續仍然困難重重。
飽歷獨裁酷劫:印尼「小香港」山口洋
印尼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最大族群是爪哇人。華人只佔人口 1.2%,但在某些印尼地區,華人卻佔大多數,山口洋(Singkawang)就常被稱為「婆羅洲的香港」。當地沒有像香港般繁華的城市面貌,卻在飽歷獨裁酷劫、排華浪潮之後,仍然屹立不倒,保留了獨特的身份認同。
7 年過去,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執政成績如何?
印尼人口達 2.7 億,且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要治理如此複雜和多元的背景並不容易。許多人仍認為印尼是落後和混亂的發展中國家,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Kishore Mahbubani 日前就在國際媒體 Project Syndicate 撰文,力陳印尼近年在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7 年執政下,推行多項法例改革及經濟措施,印尼的經濟和營商環境已耳目一新。
選擇做中國人,最後卻落難香港的印尼華人
最近很多人選擇做中國人,但正如網民所言,中國可不是你想來就來的收容所。上世紀,數十萬華人為逃離印尼排華浪潮,投入新中國建設,但無論如何貢獻都被視作「歸僑」,未完全被接納為中國人,「不純正」的出身更是文革批鬥的把柄,推使他們逃難香港。Born in Beijing 的黎明,父親便是 50 年代就讀北京大學的印尼華人之一。現任英國西敏寺大學教授王蒼柏,曾經在著作「活在別處:香港印尼華人口述歷史」整理他們的經歷。
與奧運抗衡:冷戰時期的新興力量運動會
1964 年的東京奧運,象徵了日本戰後經濟奇蹟,對日本而言,至今仍別具意義。可是,該屆東奧舉行的前一年,其實曾經發生一段小插曲:印尼和共產中國合力牽頭,舉行「新興力量運動會」(GANEFO),希望與國際奧委會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分庭抗禮,印尼學者 Retno Mustikawati 就稱之為「左翼奧林匹克」。
不論宗教 —— 印尼校園強迫女學生戴頭巾
印尼的國家格言「異中求同」(Bhinneka Tunggal Ika),反映了她多元的一面 —— 號稱「千島之國」的印尼,以爪哇人、伊斯蘭教為主要人口及宗教,另外還有數百個種族與宗教團體。不過近年有報告指,印尼的宗教少數群體正面臨歧視。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指,當地有女學生在校受壓,被迫穿上伊斯蘭教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