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價交換】荷蘭人為何以曼克頓,換一座印尼火山島?

A+A-
1846 年,法國畫家 Louis Le Breton 筆下的班達群島。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紐約曼克頓是當今全球經濟中樞,荷蘭人原本捷足先登在當地殖民,但約莫 350 年前,荷蘭竟為了如今默默無聞的印尼火山島 —— 班達群島(Banda Islands),把曼克頓拱手讓給英國。今天看來,這絕對是蝕大本的交易,但在當時荷蘭人眼中,班達群島才是商業命脈,交易物超所值。背後關乎大航海時代,歐洲人趨之若騖的貴價奢侈品:香料。

時至今日,班達群島的主島 Banda Neira 高地上,依然矗立一座五角型城堡「比利時堡(Fort Belgica)」,由荷蘭人於 1620 年代下令興起,經歷多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城堡可飽覽整個港口,以及曾於 1988 年爆發的活火山 Banda Api。

島上還有大大小小殖民遺跡,必到景點有前總督府邸,稱為「小宮殿(Istana Mini)」。建於 1820 年代,鋪砌有花崗岩板、明亮地磚和大理石,以巨型木門和百葉窗裝飾,如今長期荒廢無人看管,花園還擺有荷蘭國王威廉三世(King Willem III)半身雕像。

但有一個關乎群島命運的小景點,卻不為人注意:在西邊的蘭島(Run)上,有一條山路命名為 Jalan Manhattan,見證荷蘭人以曼克頓,向英國交換班達群島的歷史。

1620 年代荷蘭人興建的比利時堡,負責保護昔日繁盛的肉豆蔻貿易。

班達群島何以成為搖錢樹?

在 17 世紀,歐洲貴族都喜愛以肉豆蔻、胡椒、丁香、肉桂調味和治療;雪櫃發明以前,這些香料亦可掩蓋食物的腐臭味,以致需求殷切。偏偏香料都在南亞和東南亞生產,位處偏遠而價值連城,班達群島便是肉豆蔻的最主要產地。

16 世紀,葡萄牙人筆下描繪的班達群島島民。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香料貿易有超過 4,000 年歷史,中國、馬來亞、阿拉伯商人都參與其中。部分香料輾轉經中東賣到歐洲,但中東商人為確保壟斷,因此保守香料產地的秘密,間接激發歐洲人尋找通往亞洲的航線,以繞過中介直接購買香料。在這場競賽中,葡萄牙人先拔頭籌,1512 年率先抵達班達群島。

英國人類學家 Roy Ellen 接受作家 Mark Hay 訪問時指出,班達群島相傳是肉豆蔻唯一產地,但事實並非如此,當時有其他東南亞島嶼種植肉豆蔻。班達群島之所以脫穎而出,全靠島民悉心栽培,以品質取勝,令班達肉豆蔻聲名遠播,成為優質的標準。

再者,島民是經驗豐富的航海家,把作物推銷給華人、馬來人、爪哇人、阿拉伯及波斯商人,甚至自行駕駛商船把產品運到馬六甲。在歐洲人抵達之時,班達群島由多個自治村落組成,由貿易致富的富人擔任領袖,以馬來語稱為 Orang Kaya。他們既互相競爭,也會基於利益結盟。

成也肉豆蔻,敗也肉豆蔻

然而,肉豆蔻既是祝福也是咀咒,班達群島因此受歐洲商人覬覦,繼葡萄牙以後,其他歐洲殖民者接踵而至。1599 年荷蘭人抵達後壟斷貿易,但與島民發生磨擦,島民遂與 1603 年抵達的英國人打交道,試圖打破荷蘭商人的壟斷。

由於荷蘭與英國發生多次衝突,仍無法把英國人趕出班達群島,荷蘭東印度公司印尼總督 Jan Pieterszoon Coen 開始改變策略,1621 年派出 1,600 名荷蘭士兵、80 名日本僱傭兵和其他奴隸組成的軍隊,大肆洗劫班達群島和屠殺島民。

雖然島民負隅頑抗,但仍不敵荷蘭炮火,很多人寧死不屈,跳崖自盡。戰事結束後,班達群島原居民由 15,000 人,銳減至只有 1,000 至 2,000 人,當局再以親荷蘭居民殖民當地,以保障肉豆蔻供應,但此後數十年間,英國人始終未肯放棄班達群島。

美國畫家想像的新阿姆斯特丹淪陷情景,荷蘭總督 Peter Stuyvesant 被民眾勸告,不要對英國戰艦發炮還擊。 圖片來源:PhotoQuest/Getty Images

在 17 世紀,英荷競爭還延伸至地球另一端。1664 年,英國佔據荷蘭的北美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之後更名為紐約,位置正是今日的曼克頓島。翌年第二次英荷戰爭爆發,仍未扭轉英國接管曼克頓的事實,荷蘭遂於 1667 年「布雷達條約(Treaty of Breda)」談判中,正式交出曼克頓,換取英國人放棄班達群島的主權。

透過這椿交易,荷蘭人在隨後一個世紀壟斷全球肉豆蔻貿易,為殖民帝國帶來雄厚收益。可惜花無百日紅,班達肉豆蔻之後被人移植海外,其價格亦隨之崩盤,單靠肉豆蔻維生的班達島經濟,自此一蹶不振。原本浸泡在沼澤的曼克頓,最終卻一躍成為今日全球經濟的中樞,相信 350 年前的英國人再有先見之明,也未必預見如此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