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零售

|共12篇|

初創公司也能抗衡 Amazon?

巴黎初創公司 Ankorstore 被視為成功抗衡 Amazon 的歐洲企業,創業兩年多,公司估值已達 17.5 億歐元。這間電子商務公司深知若論低價、方便及快捷,必定難與巨頭對抗,所以他們選擇與歐洲獨立品牌及小商戶合作,讓各地小店能出售更多獨特產品,而顧客亦可購得高質素的心頭好。

立法保護獨立書店:法國網購書籍設最低運費

聞名遐邇的巴黎莎士比亞書店,去年受疫情打擊一度傳出倒閉噩耗,其實法國 3,300 間獨立書店面對的威脅,還有 Amazon 等網購平台的惡性競爭。法國最近就通過法例,為網購書籍設定運費下限,阻止網購平台繼續以免運費壟斷市場,以拯救被視為重要文化財產的獨立書店。

疫情下韓國美妝業的寒冬

自從武漢肺炎肆虐,全人類均要戴上口罩,加上保持社交距離及遙距工作等防疫措施,令化妝的重要性大幅減少。年初起實施的出入境限制,更令巨額消費的中國遊客及以代購維生的「水貨客」同時消失無蹤。曾經點石成金、打入國際市場的韓國美妝產業,便因雙重打擊而步入寒冬,明顯風光不再。

【疫下聖誕】「病毒學家」比胡桃夾子更受歡迎

武肺疫情下的聖誕節,歐洲各地的聖誕市集也被迫關閉,傳統木製胡桃夾子整齊排列在攤檔的光景不再。對德國薩克遜(Saxony)厄爾士山脈(Erzgebirge)木製玩具及裝飾品生產商來說,這原本是最重要的銷售季節。如今失卻遊客,更失卻實體銷售渠道,逆境下,業者唯有用奇招應對。

疫症之下,實體書還能怎樣賣?

武漢肺炎持續肆虐之下,各地書展都延期或取消,不少書商轉而推出「網上書展」賣書。但若人人網購書本,小型書店又該如何在「疫」境下掙扎求存?在美國,初創公司 Bookshop 為獨立書店提供網上銷售平台,目標是削減亞馬遜(Amazon)在圖書銷售上的巨大市場佔有率,並將其轉移至長期艱苦經營的實體書店。

亞馬遜銷售新招:讓牛奶與廁紙的價格像股票一樣波動

你在網站上搜尋一箱衛生紙,價格標示 25 港元;忽然來了一通電話,一轉頭你關上了電腦,等到隔天想起來再搜尋,價格已經飆升到 28 元。這種日用品價格變化簡直像是股票漲跌一樣的場景,發生在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亞馬遜。他們稱之為「動態定價」。

美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可打擊中國山寨貨?

白宮宣佈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程序,指萬國郵聯下的國際郵費政策對美國不公。從中國運送貨物到美國東岸,運費比從境內西岸送至東岸更便宜,令中國生產商可以低廉郵費向美國消費者出運商品。生產保溫杯的美國公司 Mighty Mug,其創辦人 Jayme Smaldone 便於「大西洋」撰文,講述退出的必要。

Chester Ho:印度,兵家必爭之地

過去 3 年,印度 GDP 均錄得 6% 以上的增長,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輸入國,國際社會熱烈討論它是否會成為下一個中國。世界級企業當然不會放過擴充業務的機會,來自五湖四海的財閥一直覷覦印度這塊肥肉,卻礙於政策、文化等問題未能取得滿意的成績。就以網上零售為例,亞馬遜、沃爾瑪、阿里巴巴多年來各自以自己的方式進入印度市場。與歐美、北亞這些市場不同,印度有過半的人口居於鄉郊地區,缺乏網絡基建,而且零售商規模比較小,加上主要使用現金,網上零售業務並不蓬勃。面對如此惡劣的投資環境,外資依然願意充當開荒牛,當然是因為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