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為香港讀熟悉的東洋 AV,美國也是自成體系的 AV 工業大國。AV 從業員來了又去,為的是乘一趟淘金的快車。Netflix 發行、Jill Bauer 與 Ronna Gradus 執導的紀錄片「誠徵辣妹:網絡性與愛」(Hot Girls Wanted:Turned On),較早前上架,承前套 2015 年同名紀錄片「誠徵辣妹」,再度探討當今的色情片工業及大眾對性的態度。其中一集以「色情專業」為題,讓觀眾得知網絡上唾手可得的影片,背後是「片片皆辛苦」。
美國夢
|共7篇|
商機無限的美國監獄
立法人是民選議員,執法者是公僕,司法人員是獨立公務員,按理來說,刑法人員作為法律的最後一環,應該同屬公家人手;但在美國,私營監獄卻是常態,由 19 世紀中葉起一直運作至今,可以上市,甚至是投資界的搶手貨,肇因囚犯強制勞動屬於合法,監獄以極低薪酬換取勞力,與企業合作提供服務,從中謀取暴利。單計聯邦監獄在囚人士,2016 財政年度就為政府賺取 5 億美元。
社會不公的弔詭
全球貧富不均日益加劇,相信無人否認--然而,有關社會不公的議題仍不乏爭議,由定義、國情、影響、性質到程度均複雜難解,例如貧富差距多大才叫懸殊、如何介定過渡抑或持續性質、不平等的負面影響幅度、對社會心理的形塑等等,置於全球語境之下,比較更形弔詭。社會不平等固然是真實議題,但其弔詭一面不可不察。
丹麥:最平等的國度?
美國夢不在美國,而在丹麥?論機會平等,丹麥的世代流動指數冠絕全球富裕國家;論生活質素,丹麥有免費教育、廉價樓市、失業保障、全民醫保、生育福利等措施,造就「世上最幸福的社會」。不過,最近一項比對丹麥與美國社會流動的研究指出,丹麥所謂機會平等只是「幻想」,如果說美國夢不在美國,其實也不在丹麥。
杜林普的 Package:新美國夢
在(部份)港女心中,無論你是藍是黃,親中還是愛港,一個人只要 package 好,就值得投他一票。這個「道理」,就連杜林普都 Buy,而他的競選「package」中,除了有名有利,還有風情萬種的前名模老婆 Melania。
四十年美國夢=白日夢
就貧富不均,經濟學家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比喻:酒店之內,層數愈高,生活愈好,住客亦愈少。雖然入住率永遠是金字塔式分佈,但住客可以自由移動,今日的高層住客是昨天的低層,高流動性將有效抵銷階級不均。一直以來,普遍認為熊彼德酒店代表美國模式:貧富差距雖大,無阻階級流動,只要努力就能出頭,即是「美國夢」的核心價值。不過,有不少研究指出,這種想法並無現實根據,美國夢很可能只是白日夢。
德國的夢非夢
有美國夢,有中國夢(好似係),法蘭西講烏托邦,俄羅斯也有帝國夢,為甚麼偏偏沒有德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