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

|共14篇|

後疫情時代護士成稀缺資源,窮富國掀另類爭奪戰(下)

儘管專業人力輸出能為窮國帶來外匯收入,進一步提昇經濟,但醫護人員畢竟不能以純商業考量,大量外流會引發道德疑慮。從已經缺少人力的國家挖角,要如何確保沒有剝奪他們的寶貴資源?尤其非洲狀況更複雜,每千人可能只有 0.1 名護士,遠低於全球平均的 4 人。

能醫不自醫:加拿大急症室服務「垂危」

移民潮之下,加拿大這個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吸引不少人到當地開展第二人生。但那套為人稱羨的全民公費醫療保健系統,卻在最近數月陷入危機。各地醫院的急症室由於人手不足,被迫暫時關閉、縮短時間甚至停止服務。對於規模較小的醫院,這種情況已經司空見慣,如今卻連多倫多等大城市,也無法倖免。

韓國「非法醫療行為」將合法化?

英美兩國設有醫師助理(Physician Assistant,PA)一職,替醫生分擔診斷、開藥甚至施刀的工作。南韓很多醫院則由於人手不足,令護士們雖無此名但早有此實。首爾大學醫院近日宣佈,有意將此正式制度化,認為能幫輕醫生之餘,也避免護士被告非法行醫。但消息一出,卻在當地醫療界引起極大爭議。

武肺大流行,美國醫護卻在放無薪假

醫療系統的出現,是救急扶危,還是數字遊戲?當世界醫護人手極度短缺時,香港有兼職護士面臨失業,美國有護士被迫放無薪假,醫生則被削減工時,只因武肺來襲期間,非緊急醫療服務停頓,醫療保健公司收入銳減,為節省成本,只好向醫護開刀。

前線護士自白:對不起,我辭職

當武漢肺炎侵襲逾 100 萬名美國人,當地護士卻要在防護裝備不足之下,站在前線對抗病毒。當中一些人批評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發出的新指引,令他們像被即用即棄,安全毫無保障,為了個人及家人的健康著想,唯有辭職保命。但告退以後,這些護士失去心愛的工作,更要承受逃兵的罪名。

【*CUPodcast】南丁格爾如何利用圖表救人?

二百年前的今天,是南丁格爾出生的日子。她的偉大成就獲得世人認同,為了記念她,更將這天定為「國際護士日」。她的名字與故事早不陌生,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南丁格爾除了是個出色的護士,亦是一位優秀的統計學家。憑著統計學知識,南丁格爾令現代醫學邁進了一大步。

抗疫英雄?社會孤立下的印度醫護

香港醫護人員雖獲林鄭月娥肯定為「抗疫英雄」,早前參與罷工要求封關者,卻未獲保證不會遭秋後算帳。但要數待遇之差,印度醫護更是身陷污名化處境。據當地醫學專家報告,全國各地醫護正受到公眾排斥;有鄰居及房東因擔心醫護成為病毒攜帶者,甚至要求他們搬離住所。

奧比斯:「眼睛之母」改寫人生的故事

有否想過,奧比斯的出現,不單只能改扭轉受助者的生命,同時也為醫療人員帶來改變的希望?當奧比斯正在慶祝過去 20 年在埃塞俄比亞的工作,我們也很希望能為你介紹 Tsehay,奧比斯的眼科護理員。這位「眼睛之母」改變了超過 600 名受可致盲的砂眼影響的病人命運。她對於自己的工作非常有熱誠,而她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眼科護士。

奧比斯:看見病人重拾光明,就是最有價值的事

眼科飛機醫院每年都會到訪不同的發展中國家進行救盲項目,作為飛機醫院的全職護士,劉小英每年至少有 42 個星期在海外工作,加入奧比斯六年,劉小英先後到訪過尼日利亞、喀麥隆、秘魯、埃撒爾凡多、菲律賓、尼泊爾、越南、印度等多個國家,救盲足跡遍佈世界各地。長期離鄉背井,家人會不會有微言?劉小英說:「我的家人為我的工作感到驕傲,他們很支持我,因為他們也覺得奧比斯的工作很有意義。」

護瞳行動:肯雅女護士的手袋

肯雅的經濟發展迅速,但眼疾仍然嚴重,超過 32 萬人失明,75 萬人視力受損。除了白內障引致失明外,港人較少留意的沙眼亦是問題之一。沙眼是一種「貧窮病」,缺乏清潔食水和衛生環境欠佳,令細菌容易傳播,均是引發沙眼的原因,也是肯雅第二大的致盲原因。有見及此,肯雅護士的手袋裡便有了這個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