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醫不自醫:加拿大急症室服務「垂危」

A+A-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揚言,當地的公共衛生保健系統乃加國「最偉大事情之一」,但醫療工作者及管理層形容,系統陷入「危機」狀態。 圖片來源:Steve Russell/Toronto Star via Getty Images

移民潮之下,加拿大這個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吸引不少人到當地開展第二人生。但那套為人稱羨的全民公費醫療保健系統,卻在最近數月陷入危機。各地醫院的急症室由於人手不足,被迫暫時關閉、縮短時間甚至停止服務。對於規模較小的醫院,這種情況已經司空見慣,如今卻連多倫多等大城市,也無法倖免。

由 4 間醫院組成的 Huron 公共醫護聯盟,服務約 15 萬名西安大略居民。但今年 4 月至今,旗下一間醫院的急症室 9 度暫停服務或取消夜診,有緊急需要的病人要改往其他車程 15 至 35 分鐘的醫院。行政總裁 Andrew Williams 解釋,護士不夠支持急症室安全運作,「醫院幾乎每週都要削減服務」。惟護士 Brenda Gascho 承認,此舉加重附近急症室負擔,部分病人等不到看症便離開。如此艱難的環境,現成加國各地常態。

諾華斯高沙省一間醫院的急症室因員工短缺,去年 6 月起關閉至今;多倫多急症室醫生 Raghu Venugopal 指走廊擠滿病人,有時他們要輪候 2 到 4 天才能入院,部門只得兩名護士照顧 50 至 60 名患者;沙斯卡寸旺省有護士透露,救護員要花上一更 12 小時陪伴病人安排入院;安大略省一名女士嚴重背痛,在急室症呆等 19 小時,後來確診患癌;日前紐賓士域省一名男士等候治療時死亡,院方已展開調查。

疫症大流行令加國護士嚴重流失,對需要應付所有突發醫療事件的急症室格外打擊。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少專家指出,數十年來的施政失敗,像是關閉醫院及曾經緊縮預算,加上廣闊而複雜的地理環境,都加劇工作壓力。促進優質醫療服務的私人基金會 Commonwealth Fund 去年發表報告,加國名列 11 個富裕國家中倒數第二,僅次於美國。當地平均每 1,000 人才有 2.5 張病床,在經合組織國家墊底。目前近 500 萬加人沒有家庭醫生,他們常把急症室當作主要求助地方,過去 5 年輪候時間變得更長。

人口老化本已令醫療系統百上加斤,抗疫兩年幾更令很多護士疲憊不堪而萌生去意。去年底全國共有 34,315 個護士空缺,較 2019 年飆升 133%。現時 3 分 1 護士將近退休,去年一項全國調查則指,6 成資深護士考慮離職。留下來的則倍感壓力,譬如 22 歲的 Jacelyn Wingerter 入行 8 個月便覺過勞,所屬急症室超收 30 名病人,護士人數卻從未達到最低標準。光在 5 月,她便工作 290 小時。

預計在 2030 年,加拿大將會欠缺近 11.8 萬名護士,全國上下都在討論如何留住人才和挽救醫療系統。醫療界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包括為現職護士加薪、容許外國教育的護士在加執業、全國護士學校擴大收生。另有呼籲增加社區護理資金,令人們到急診室前便能受助。作為前線,Jackson 則認為決策者傾向關注短期解決方案,但其實加國醫保也可受益於更大規模的改革,長遠令每個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