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共13篇|

【Soul Monday】以蔬菜為主角的床邊故事

孩子偏食不吃菜,令家長大感頭痛,但抗拒蔬菜,有時可能來自幼童對陌生食物的恐懼。有研究指出,當蔬菜融入故事,孩子在更熟悉蔬菜來源及特性後,就不會嫌棄這些有益食物。所以,由西蘭花、茄子、蘆筍、菠菜為主題的故事電子書亦因此應運而生。

呂嘉俊:從一棵香港菜,檢討過去吃的粗疏

兔年剛開始,一直回想過去一年到底吃過甚麼。要說最難忘的飲食體驗,不是甚麼山珍海錯,反而是幾個月前在北區農田內吃過的一頓飯。這餐飯由幾位農夫製作,9 成是素菜,食材都是來自香港農田,按時節氣候做成創意十足的菜式。

成名之謎:為何牛油果能紅,青菜蘿蔔卻不能?

牛油果、羽衣甘藍、奇亞籽及藜麥等超級食物,近年紅遍全球,知名度超越荷里活明星。但是世上蔬果那麼多,為何這幾種能成為飲食界寵兒,創下數以十億計美元的收益,改變男女老幼的飲食習慣,青菜蘿蔔蘋果橙卻名氣平平,乏人追捧?更重要的是,這種食物界「明星效應」對我們有何影響?

深入「蔬果日日二加三」的真相

衛生署建議我們「日日二加三」,每日進食 2 份水果、3 份蔬菜保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如果進食足夠蔬果的話,全球每年可減少 270 萬人口死亡,多年來,科學家和營養學專家都有相關建議。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其實每天只要吃 3 到 4 份的水果、蔬菜和豆類,就可能足以避免早期死亡的風險,而吃多於此份量,不會得到額外的保護。

挑食有多苦,你能理解嗎?

小時候揀飲擇食,總被父母嘮叨責罵,但當你長大成人,挑食依然為世所不容。你不敢亦不想承認,恨透盤中的青豆青瓜或青椒,免得被笑古怪固執孩子氣,或要聽第一百萬遍「怎麼這樣浪費啊」。須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更何況這份抗拒之情,本就情非得已。事實上,長期挑食的成因眾多,難以一概而論,但很多都是不由自主,譬如心理陰影,又或是基因使然。

討厭吃菜?你可能有超級味覺

聚餐時總有朋友挑三揀四,不愛吃的菜種足以寫一本書,難伺候得很。不過原來討厭吃菜也可能是一種天賦——超級味覺。研究顯示約有 20% 人是超級味覺者。他們味蕾比常人多,對食物中的苦味化合物尤為敏感,如果遺傳到超級味覺基因,那討厭西蘭花、椰菜花、白菜、芥菜、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實在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