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 年,眼看戰爭就要結束,她突破封鎖,將 6,000 箱 1811 年份香檳全部運到俄國,俄國人對這寡婦的酒垂涎許久,停火協議一公佈,她的香檳便抵達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立刻掀起搶購熱潮,亞歷山大一世隨即宣佈再也不碰別的酒, and the rest is history。
香檳
|共7篇|
於是香檳有了父
到了 19 世紀中後期,歐洲太平盛世時,香檳汽酒在各大小聚會例如馬場賽事、單車旅行團、划艇聚會等都必然見到,而香檳汽酒的生產商,為求增加銷量,就為香檳汽酒寫故事宣傳,例如:香檳酒是法國人的光榮成就,而這位偉大的「香檳之父」,就是那位本篤會的修士唐培里儂。在 1889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香檳商人製作宣傳小冊子,圖文並茂向眾來賓說「香檳之父」就是唐培里儂。當時這場博覽會聞名全球,這些小冊子也傳到世界各地。過了幾年,香檳汽酒宣傳品的說法就變得更誇張了,說唐培里儂因循「古老傳統」製酒,而「發現」香檳汽酒的製法。酒中有氣,本是法國香檳省釀酒者的大煩惱。但是到了今天,香檳汽酒卻有了「發明者」,報紙也有報道過,這位「偉大人物」的名字,就叫唐培里儂。
人之水滴之十三瞞徒
終於不用等「葡萄成熟時」,傳統釀酒,陽光不足,葡萄分分鐘未熟,這種情況下,酒很容易就有生澀的味道。不過初創科技公司 Ava Winery 說釀葡萄酒,邊駛用葡萄?你想要咩味,就有咩味,想要邊支就有邊支。日日平飲 Dom Pérignon,真是有可能?不知道「神之水滴」中的兩男主角會如何評論 Ava Winery 的「瞞徒」作品?
張鼎源:金,並非全部也是土豪金
農曆新年金紅相雜,喧聲震天,誓要將地球上所有的生靈也吵醒,才得安樂。你可以說這是憤世嫉俗,但機場總是擠滿上飛機到京都的人群,身體最誠實。如果硬要在香港,其實不一定硬食俗套,至少,在顏色上,不一定艷紅耀金,紅可有桃紅,金也有香檳金。自己新年自己過,當然你認為這種一連數天的假期非要經歷聲嘶力竭不可,則無話可說。
平安夜,優雅雖過時但有用
1902 年,藝術家 Emile Galle 為 Perrier-Jouët 香檳瓶身繪上美麗高雅日本銀蓮,就在此刻,Perrier-Jouët 已不再只是一瓶上好的香檳,而是生活中的藝術。香檳產區,名莊林立,能突圍而出,談何容易。不過,這正好說明,酒釀不止於味道,他有著追尋精神美感的優雅特質。
看電影,學弄經典 Cocktail
葡萄酒及威士忌,知識故事一大堆,雞尾酒的歷史文化其實也絕不單薄!況且夏天,飲雞尾酒才是常識吧?為了冠冕堂皇地進行一件躲暑偷懶的事,透過五套經典電影,學習五種雞尾酒,傷心有時,慵懶有時,食力有時……最緊要微醺有時。
張鼎源:拜年聚首 自閉家宅 酒不可少
為新年選酒,最重要是容易找到。大多飲家已經儲足貨,新年才來買酒,通常都是到間中少酌的朋友家中,存貨不多,又因節慶,飲得高興,才想起買酒了;又或突然想或「被自閉」家中,自己少酌兩杯。所以選來三款易買酒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