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ia Chung:女人撐起飲食半邊天

A+A-
據說平均每隔 3 秒半,在地球的某一角落,就有一瓶凱歌香檳被打開。圖為 Veuve Clicquot 的香檳酒莊。

明天三八婦女節,承繼 #metoo 浪潮,今年似乎更有意義。

電影「戰雲密報」(The Post),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的 Katharine Graham 丈夫自殺過身,留下寡婦和報業帝國,一個女人仔,如何承傳下去呢?這樣的故事,同樣在飲食業上演的,我想起 Madame Clicquot,人稱「凱歌寡婦」。

Madame Clicquot 在 88 歲高齡去世,被譽為「偉大的香檳女士」,可說是第一代女企業家。

Madame Clicquot 原名 Barbe-Nicole Ponsardin,她的一生傳奇過任何奧斯卡電影情節,而且強大得叫任何現代女性都汗顏。她原本出身顯赫,少時是公主,婚後是少奶奶,老公 Francois Clicquot,在婚後 6 年,英年早逝(據說是自殺身亡,亦有說是傷寒),留下了 27 歲的她,接管家族多元業務,包括銀行、羊毛和氣泡酒。當時香檳還是小規模經營,但她一上場,就大刀闊斧,改革整個工業,將酒瓶倒放在特別酒架上、加以轉瓶工藝(remuage)、並過濾掉過多酵母,即是「除渣」(dégorgement)的工藝,令生產效率更高,生產出的香檳,甜度較低、氣泡較少,1811 年,她終於釀出引以為傲的的特釀香檳,名為「1811 彗星年份香檳」( Cuvée de la Comète)。

差不多要慶祝成功之際,蘇俄軍隊湧入她的酒窖。

這位寡婦不獨大,自 1972 年起,創立了「凱歌女性企業家獎」,過往的得獎者包括著名建築師哈迪德(Zaha Hadid),今年 10 月會公佈 2018 年的得獎者。

1813 年,拿破崙戰爭,俄國入侵法國,俄軍攻進香檳區,掠奪酒莊。但Madame Clicquot 遇強愈強,拒絕為了保護酒莊,而改成地下化或關門,反而乾脆讓俄國軍隊喝個夠,甚至讓他們喝上癮,她說:「今天給他們白喝,明天他們會付錢!」她特意把 1811 年的年份香檳藏起來,送給拿破崙軍隊,當時他們因騎馬不方便拿酒杯,乾脆就用馬刀把瓶頸砍斷直接喝,用軍刀開香檳的儀式也自此流傳。

今年剛好是 Veuve Clicquot 玫瑰香檳誕生 200 周年,加入接骨木果來混合和調色的葡萄汁釀成的香檳風格優雅,特地和香港 Tate Dining Room and Bar 的大廚劉韻棋合作,在 4 月供應 Veuve Clicquot 特備餐單。

1814 年,眼看戰爭就要結束,她突破封鎖,將 6,000 箱 1811 年份香檳全部運到俄國,俄國人對這寡婦的酒垂涎許久,停火協議一公佈,她的香檳便抵達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立刻掀起搶購熱潮,亞歷山大一世隨即宣佈再也不碰別的酒, and the rest is history。

從此香檳品牌連名字也改為 Veuve Clicquot,Veuve 就是寡婦之意。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Gloria Chung(鍾詠嫻),飲食及旅遊記者、博客、食物造型師,對世界飲食文化充滿好奇,深信吃不止是兩秒的口腹之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