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香檳有了父

A+A-
位於香檳區的唐培里儂塑像。

在喜慶場合,常見香檳汽酒。賓客拔開水松蓋,「噗」一聲,氣泡與酒即湧出,沙沙微響。如此的聲音和景象,令人感到活力充沛,與喜慶非常配合。

香檳本來是地名,是以前法國其中一個省的名字。17 世紀時,省裡有一位本篤會修士名叫唐培里儂(Dom Pérignon),他在釀酒時,發覺如果在晚秋的時候才開始釀酒,由於香檳省冬天的氣溫比其他省低,發酵會在冬天暫止,到天氣回暖,發酵或會再繼續,再次發酵的話就會變成汽酒。這種再續發酵的過程,今稱「第二次發酵」,瓶中的酒會產生二氧化碳,而這些二氧化碳,就是香檳裡的氣泡。

不過在 17 世紀,歐洲人對微生物幾乎一無所知,所以不太了解為甚麼有些酒在過冬之後會變成汽酒,有些酒卻不會,也不太懂如何控制。有釀酒者為了防止葡萄酒有氣而煩惱,因為這些酒內的氣體力量太大,會壓爆酒瓶,故要設法防止葡萄酒二次發酵。相反,唐培里儂則為了要令葡萄酒變成汽酒而不斷研究。這些研究心得,或許極為寶貴,據聞唐培里儂特意在臨終前,請隨從以紙筆紀錄他製作汽酒的「秘方」。秘方中有葡萄酒、糖、去皮的桃、肉荳蔻粉和肉桂粉,將這些材料混合白蘭地煮沸後,「秘方藥液」即成,將「藥液」加入葡萄酒內,必能使葡萄酒變成汽酒。

香檳汽酒自 17 世紀起就大受歡迎,因為皇室貴族統統都喜歡這種酒,在英國也有商人去法國「大量入貨」。但是生產初期,汽酒質量不穩定,有些酒的氣太少,不像汽酒;有些酒的氣太多,直接壓破酒瓶,因而令香檳汽酒供不應求,價格急升。香檳很快就成為省裡最貴的酒,甚至引來巴黎商人炒賣。到了 18 世紀,一瓶香檳汽酒,在巴黎賣 8 法鎊(livre),當時如果用這個價錢買其他普通的酒,可以買到很多瓶,夠 40 個人喝了。

到了 19 世紀中後期,歐洲太平盛世時,香檳汽酒在各大小聚會例如馬場賽事、單車旅行團、划艇聚會等都必然見到,而香檳汽酒的生產商,為求增加銷量,就為香檳汽酒寫故事宣傳,例如:香檳酒是法國人的光榮成就,而這位偉大的「香檳之父」,就是那位本篤會的修士唐培里儂。在 1889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香檳商人製作宣傳小冊子,圖文並茂向眾來賓說「香檳之父」就是唐培里儂。當時這場博覽會聞名全球,這些小冊子也傳到世界各地。過了幾年,香檳汽酒宣傳品的說法就變得更誇張了,說唐培里儂因循「古老傳統」製酒,而「發現」香檳汽酒的製法。有外國人聽聞這個故事,心裡覺得這位唐培里儂實在偉大,就向法國人打聽他的塑像所在處,難以相信居然沒有人為「香檳之父」立像。又有美國領事職員打聽「香檳之父」塑像的所在處時,竟然有修士說,那座塑像在法國大革命時遭毀,後來不知所蹤了。

到了 20 世紀初,巴黎一份報章於 1914 年 6 月,以彩色印刷頁詳述唐培里儂「發現」香檳汽酒的故事,而唐培里儂在報章中的相貌,幾乎和聖方濟各一模一樣。

酒中有氣,本是法國香檳省釀酒者的大煩惱。但是到了今天,香檳汽酒卻有了「發明者」,報紙也有報道過,這位「偉大人物」的名字,就叫唐培里儂。

參考資料

1. Joan DeJean, The Essence of Style: How the French invented High Fashion, Fine Food, Chic Cafes, Style, Sophistication and Glamour. 2005.

2. Kolleen M Guy, ‘Oiling the wheels of social life: myths and marketing in champagne during the Belle Epoque’, French Historial Studies, vol. 22, no.2 (spring 1999), p. 21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