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水滴之十三瞞徒

A+A-

終於不用等「葡萄成熟時」,傳統釀酒,陽光不足,葡萄分分鐘未熟,這種情況下,酒很容易就有生澀的味道。不過初創科技公司 Ava Winery 說釀葡萄酒,邊駛用葡萄?你想要咩味,就有咩味,想要邊支就有邊支。日日平飲 Dom Pérignon,真是有可能?不知道「神之水滴」中的兩男主角會如何評論 Ava Winery 的「瞞徒」作品?

下一波的 Bottle Shock

上一波葡萄酒世界的變革焦點,定必是 1976 年的巴黎品酒會,新世界加州出品與法國名釀,在盲品情況一決高下,法國酒莊是全球葡萄酒班霸,被一致看好,擔任評判也是法國業界,但結果出人意表,加州酒爆冷成功。這故事在酒業界耳熟能詳,要開開心心了解詳情,可看電影 Bottle Shock(港譯:戀戀酒鄉)。當然,飛上枝頭,價錢也攀上雲端,如果今天要買一瓶當年爆冷跑贏法國貨的 Chateau Montelena Chardonnay 1973,現在要價過萬美元以上。不過就如侏羅紀公園的研究人員,科學家們設想,如果將這瓶酒,逐粒份子複製,那不就可以量產了嗎?而且人人可以平飲貴酒?感覺就是有點像電影裡的瘋狂科學家,發現好酒又好貴,條氣唔順,所以就不如在自己實驗室炮製一瓶……上一波的葡萄酒變天,是新世界種植釀酒葡萄,打進國際市場,並讓全球認知新世界的實力,新一波的巨變,會否是科技與傳統技術的比併?

法國香檳區的葡萄園
法國香檳區的葡萄園

平飲量產夢幻酒?

三藩市初創公司 Ava Winery 的研究人員要夢「酒」成真,但他們不是要重建風土,然後種植葡萄,由零開始,如新世界常強調自己的風土有多似波爾多或布爾崗(Bourgogne)。酒廠於去年成立,兩位生物工程學的畢業生,不管甚麼葡萄品種或酵母,採用化學物直接複製酒釀。「我們分析了酒釀的份子成份及結構,然後重造酒釀,只要能造出一公升,意味釀造一萬公升也沒有問題。」創辦人之一的 Alec Lee 闡釋其營運想法。

當所有釀酒師也全神貫注於葡萄品質,希望氣候日暖夜涼,少雨無雹,結局盡如人意時,Alec Lee 和其拍檔 Mardonn Chua 及侍酒師 Josh Decolongon 視釀酒如化學實驗,結合氨基酸、糖、乙醇及其他元素,公司相信他們不只可以複製不同酒款風味,更可以複製特定一瓶的酒釀,而 Ava 終極目標,是希望可以生產紅、白及氣酒,並且按不同的含糖量,由全乾到甜的酒款。酒廠現時已有一款酒釀,可以準備投產,其他的作品則要稍經調整,便會相應推出。在 2017 年下旬,酒廠預期將產品推出市場,雖然還未決定價格,但 Lee 認為目標定價應低於 20 美元一瓶,「其中一個優勢是不論何時,你也可以相同價錢購買一瓶擁有 500 美元質素的葡萄酒;而傳統葡萄酒,一定會有飲清一日。」除了永無斷貨,此技術意味酒釀生產,將與產區全面脫鈎,可以在任何地方「釀造」,節省物流成本,並且避免了葡萄酒在釀造及陳年時的不穩定風險。

解構重組,Ava 表示他們可以造出任何葡萄酒款,甚至特定某一瓶的酒釀。(圖片來源:Ava Winery)
解構重組,Ava 表示能造出任何葡萄酒款,甚至特定某一瓶的酒釀。 圖片來源:Ava Winery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得了!

Ava 能否成功,必須通過數關考驗。酒廠必須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不過要過這一關是安全問題,但真正的難關是市場是否受落?並且成為長期客戶?始終葡萄酒內無葡萄,引起猜疑也是正常的。Lee 解釋公司始終處於初階段,還末完全可以百份百複製葡萄酒,但當中的差別,一般人應難以分辨,「現時,如果同時品嚐,應能道出兩者的分別。不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要分辨出那些是出自葡萄酒莊,那些是出自我們的,是沒可能的了。味道是葡萄酒的味道,整個經驗也是飲酒的經驗,全沒有違和感。」Ava 首瓶模仿對象是 1992 Dom Pérignon 香檳,很讓人期待一試。不過就技術原理上而言,Ava 模擬一瓶陳年香檳或入門級氣酒,是沒有難度的分別,只是分子組合的不同。或許 Ava 也可以仿傚巴黎品酒會,來一場盲品,挑戰各大香檳品牌。

Ava Winery 跟其他初創公司的前進路徑略有不同,公司無意在技術成熟後,立即尋找買家或專利授權,相反,他們希望由自己先營運一段時間,Lee 解釋公司的未來發展:「我們希望創造自己品牌或旁支產業。我們現時最關注的是未來糧食供應,如果我們真心關注高級食品的前景,就應設法讓它們更親民,並著眼於其持續發展。我們的複製對象不只限於酒,如果仔細觀察食物的組成,其實份子內容大同小異,離不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不論是葡萄酒,或是漢堡,也是由碳水化合物、水、脂質所組成。科技不止有能力改變酒,一樣有能力去改變其他食物及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