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義

|共9篇|

表親通婚的禁忌,孕育出近代西方精神?

近代歐美文明何以脫穎而出、主宰世界秩序,歷來有無數理論解說,哈佛大學人類學家 Joseph Henrich 新書卻顛覆傳統見解。縱然學術界主流認為,基督新教成就了個人主義、憲政民主與追求創新的精神,但亨里奇反倒論證,一切是建基於天主教嚴禁表親通婚、瓦解宗族網絡,因而惹起不少爭議。

YOLO:解放南韓獨身年輕人的緊箍咒

南韓又名「地獄朝鮮」,除了就業難生活難置業難等普世問題外,真正讓南韓年輕人抬不起頭來的,還有南韓極其嚴重的面子文化。囿於世俗眼光令他們互相攀比顏值、職業、收入、住屋、座駕、穿著,追逐著大眾共同建立的單一價值,充門面,裝合群。不過近年在南韓年輕人之間就興起一種個人主義,教他們放下社會包袱,好好「活一次」。

責任與特權的衝突

現今新自由主義社會有一種弔詭現象:一方面宣揚「社會並不存在」,一切靠個人努力,際遇如何責任自負;另一方面,特權指控大量湧現,部分族群靠背景或身份不勞而獲,破壞遊戲規則。美國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英文系教授 Sean McCann 指出,不論是責任制或特權論,兩者均強調個人而忽略制度,如要走出當今社會契約危機,必須重審新自由主義之下責任與特權的定義,從社會角度思考問題。

個人至上的社會,「大眾群體」是甚麼?

「從前,人們生為群體的一部分,然後從中尋找個人的位置。現在,人們生為個人,然後再尋找所屬的群體。」The Big Sort: Why the Clustering of Like-Minded America Is Tearing Us Apart 一書的作者 Bill Bishop 如此形容這種改變。換言之,如果群體在以前是一幅畫,現在群體就是拼圖,淪為許多個個人的堆疊。勃發的個人主義令我們更專注於個人發展、更熱衷於對事物的追求。然而,這些優點能否讓我們安心接納「群體」的新定義?

懶惰救世界

現代文明視辛勤工作為美德,不過這種想法--一如勤勞小蜜蜂的老套寓言--原來只有小學程度,而且十分危險。科學家斯馬特(Andrew Smart)「閒散的藝術與科學」(Autopilo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一書從腦神經科學角度出發,指出人類其實在最懶閒的時候最有創意,而追求高效的密集工作與癲癇症無異,窒礙健康發展之餘,摧毀人類也摧毀地球。在一片營營役役的糖衣炸彈中,只有懶惰才能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