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篇|

要多少錢才實現理想生活?

若要過上理想生活,最少要擁有多少錢?來自英國大學的心理學學者,根據 33 個國家受訪人士的數據,發現大多數人會認為得到 1,000 萬美元,或更少的錢而感到滿足。打破長久以來的經濟信念中,人類希望所得財富愈多愈好的慣性,這次發現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具有重大意義。

Neo:錢的盡頭是愛情的開始 —— 談戀愛前,先來講錢

這套劇就是如此現實,貼地得讓人忘了這是戀愛劇。尤其是中段一場為猿渡而辦的歡迎會,後輩板垣平日省吃儉用,只為存錢養家還學債,卻被上司抓來自費應酬,偏偏還是兩小時任飲,而自己卻不會喝酒,怎樣想都只覺虧,可是又不好拒絕。相信每個不愛交際的打工仔,看到這裡肯定大有共鳴。

鄭立:怪醫黑傑克 —— 人血饅頭?唔醫你咪唔醫你,家陣老奉㗎?

在黑傑克的觀念裡,醫人與否是醫生的自由。公眾認為他貪錢,也只是一廂情願,這世界上一堆庸人對於道德的判斷,就只有「收錢」或「免費」:免費就是道德,收錢就是吃人血饅頭,了解不到甚麼錢可以收,甚麼不能;甚麼應該免費,甚麼不能。

全球現金「失蹤」案

銀行比以往發行更多鈔票,但現金似乎正在地上消失。中央銀行不知它們「失蹤」的原因或去向,如今紛紛試圖破解這個金融之謎。當信用卡及手機支付愈趨流行,各地社會及公司開始推行無現金化,事情更是撲朔迷離。不過,原因可能很簡單 —— 在澳洲、瑞士、德國等地,都有不少人囤積現金。

4 方法助孩子建立金錢觀

如果你問一個小孩,你的錢是怎樣來呢?孩子會說:「爸媽給的。」若問爸媽的錢是怎樣來?那就會答:「工作。」當問到為何你不需要工作就有錢?孩子恐怕就會愣住了。但跟子女談錢,是否太早太市儈?投資公司普信集團的調查顯示,家長若能每週一次與子女談及錢的話題,有助孩子學會如何儲蓄或運用金錢,亦能避免養成物質主義。若你不想子女成為守財奴或大花筒,不妨參考以下建議,及早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少了紙幣,世界和平?

「錢是萬惡之源。」這基本上是不可質疑的事實,但「現金是萬惡之源」一說更為準確。現金,尤其如 $100 美元的大額紙幣,滋長罪惡,方便罪犯瞞天過海,作奸犯科,做出種種犯法壞事:敲詐勒索、人口販賣、毒品交易,洗錢賄賂、恐怖襲擊,數之不盡的罪行均是得利於現金。故此,著作「現金的詛咒」的哈佛經濟學家 Kenneth S. Rogoff 提倡,美國應率先取締大額紙幣,建立「少現金社會」,打擊罪案之餘,更對社會未來有益。

散戶請注意:愈是愛財,愈是莫財

想要投資獲利,先要放下貪念?美國道富銀行應用研究中心進行調查,訪問全球 3,000 名的散戶投資者,結果發現,近六成被評為「拜金度」高的受訪者,他們的財務結果都差強人意,反觀不太著緊錢財的一群,倒能作出較佳的投資選擇。何解愈是愛財,竟然愈是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