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

|共104篇|

唐明:文學女人 02 —— 純潔終究是人性的祭品

但是,人生所有的委屈求全,都是放棄和違背内心的道德原則,也可說是對内心純潔的褻瀆。純潔之於人性,只能淪為獻祭。因此,黛絲看見在獵槍聲中跌落的一批重傷的雉雞,動了惻隱之心,她輕輕扭斷雉雞脖子,免得牠們繼續受罪,這時候她流下淚來:「我可是一點兒肉體的痛苦也沒有受到啊!」

唐明:文學女人 01 —— 得償所願等於幸福人生?

「申冤在我,我必報應」,渺小卑微如人,一切只能聽從神的安排,人人都是罪人,結局皆是應有,輪不到自己作主。不要妄想滿足自我就等於幸福美滿,婚姻、家庭、社會,一切政治無不如此,貿然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設計甚麼宏偉藍圖,災難就會接踵而來。

書店們:一人婚禮

2023 年農曆新年過後,周冠威最新電影「一人婚禮」終於上映。這部電影以 21 世紀開始流行的「一人婚禮」(sologamy)為題材,探討網絡文化、自戀等問題,輕鬆胡鬧的情節背後潛藏宏大的野心,雖然因為個別配角所代表的支線題材,如教會、同性戀及整容與自戀的關係,得不到更多發揮而成為缺憾。然而,導演藉電影反思香港網絡化社會的影響,又值得我們深思。

唐明:文學男人 02 —— 富家公子不止愛上我

難的不是「富家公子愛上我」,因為愛可以只是一刻的衝動;難的是愛上之後如何樂於相伴,如何度過美貌、青春、激情與力量,甚至是都消散之後的人生。這樣的相伴,如果沒有相互的欣賞與尊重,深入靈魂的理解,則是極其困難的;而懂得欣賞、尊重、理解另一個人,若從來不講究一點人格高尚,也是不可能的。

唐明:文學男人 01 ——「長日將盡」仍無法告白的美德

這種美符合英國文化最核心的價值:「尊嚴」。尊嚴是甚麼?從來沒有教科書提供標準答案,因為「尊嚴並不是紳士獨有的,尊嚴也不是趾高氣昂,而是每一個男男女女都可以努力獲得的」…… 但是,「當奴隸是沒有尊嚴的」,「那些略受挑釁就脫下西裝和襯衫,尖叫奔竄的人,也無法窺得尊嚴的堂奧」。

莫坤菱:今年最被低估的日本電影 ——「回到戀愛終結時」

「回到戀愛終結時」(2022)是一部將惋惜、遺憾、快慰、甜蜜交織一起,共冶一爐的日本電影。橋唔怕舊,電影橋段是用倒敍法,由近年寫到遠古,先苦後甜地訴說一對情侶 6 年的感情瓜葛,由分開後各自的潦倒,一起時的貌合神離,到遇見時的電光火石……

林喜兒:Everything I Know About Love —— 千禧世代的輕狂歲月

BBC 的 Everything I Know About Love,根據 Dolly Alderton 同名暢銷自傳改編。記者出身的 Dolly Alderton 是 The Sunday Times 的專欄作家,2018 年出版的這本著作,奪得了同年的自傳類 National Book Award。改編成劇集,繼續由 Dolly Alderton 編劇,找來兩位女導演 China Moo-Young 和 Julia Ford 合作。

辦離婚手續前,先試試愛情藥

科學能否或如何解釋愛情?從情感層面上來看,愛是大腦一種持續變化的化學反應。雖然有研究證明,愛情可以持續至婚後數十年;但在現實中,找對的人太難,有時人還是那個人,一切卻變得平淡無奇,甚麼都感覺不到。如果有方法挽回一切…… 英國演化人類學家、Why We Love 作者 Anna Machin 便宣告,愛情藥即將面世。

莫坤菱:大銀幕的舊電影修復 —— 二十年後看「藍宇」,往事不如煙

戲院重開第一齣入場看的戲,就是看關錦鵬導演 20 年前公映的「藍宇」(4K 修復版)。今日再看,不過時,不俗套,不遙遠,情感依舊熾熱,有些人與事即使失落了,它不會隨時間灰飛煙滅。看畢,踏出戲院,點了一根煙,呼出唏嘘,往事不如煙。

莫坤菱:重看「一一」—— 如果人生有個按鈕叫重來,你會按嗎?

我們經常幻想可以擁有一個重來的按鈕,一按下去,回到原點,再選多次,我們生活上所有不美滿的東西都能煙消雲散。但是我們忽略了,我就是我,不會因為擁有推倒重來的魔法,便變成另一個人。那正如 NJ 的覺悟,很有可能,我們都會做一樣的選擇、選一樣的路,即使要被斬頭也不回頭。

殖民者不是你的情人:以愛情喻政治有何問題?

不論時事評論、政治漫畫還是文藝創作,我們經常用愛情比喻複雜的政治,把兩國元首會談理解為拍拖、把英國脫歐類比為離婚之類。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文化史學者 Alison Garden 文章指出,上世紀北愛爾蘭衝突期間,大量愛情小說與電視劇誕生,讓觀眾梳理糾纏不清的族群矛盾,但陳腐的愛情故事公式,也限制了大眾對政治問題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