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

|共11篇|

【Soul Monday】小學生仿公司運作 銷售自家種洋蔥

充滿水分、味道帶甜的「沙律洋蔥」(サラダたまねぎ),是日本熊本縣津奈木町的名產之一。不過,近年成功把它推銷全國,甚至吸引縣外人慕名來買,則全靠當地約 200 名「小社長」。這些小學生成立公司,從洋蔥的培植、宣傳、銷售甚至網購,全都親力親為。孩子們從中學習,還能夠回饋家鄉。

籃球結合數學,得分更容易?

一理通百理明的數學,對莘莘學子來說絕非簡單,有時即使耗盡心力,也未必能計出正確答案,學習意欲難免因此減低。最近,哥本哈根大學(UCPH)營養、運動及體育系研究人員,便嘗試讓丹麥小學生上籃球數學課,以了解另類教學方式能否幫助學童掌握數學計算,增加學習動機。

【Soul Monday】小一生的願望,由前職業球員完成

去年春季,當時 6 歲的堀內瑛嗣在大分縣中津市升讀小一,他就像很多活潑好動的孩子那樣,希望在學校跟夥伴們踢足球。只可惜,堀內所入讀的津民小學,連同他本人在內,全校只有 5 名學童,讓這名新生好夢成空。幸因本地報章一則記事,讓堀內在幾位前職業球員的幫助下,終於願望成真。

救世軍:舞出自信與成就

下課後,一班小學生在救世軍田家炳學校的舞蹈室排練。他們分成兩組 —— 低年級舞蹈組(低舞組)及高年級舞蹈組(高舞組),穿著華麗的衣服,跳著喜氣洋洋的中國舞。細心留意,會發現這班舞蹈組成員有男有女,與一般學校傳統的全女班不同。

救世軍:學業以外的成功感

「求學不是求分數」,我們聽得多,也了解學生應多方面發展。可是,在判斷一個學生的成功時,我們還是不自覺的先去關注他的分數。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卻有不一樣的理念,該校鼓勵一班小學生從花式跳繩及雜耍中找到成功感。他們輕鬆地完成一個個動作,遊刃有餘,臉上流露出來的,是對自己的驕傲與滿滿的自信。

防開學自殺潮:不上學可以嗎?

2015 年,日本內閣府發表的自殺對策書指出,在 1972 年至 2013 年期間,18 歲以下的輕生者人數,以 9 月 1 日的前後數天最多,表示「長假結束前後,容易產生巨大壓力及精神動搖」。本月中,自殺總合對策推進中心的調查則發現,過去 10 年學童自殺高峰期提前至 8 月下旬。一些有心人主動伸出援手,希望讓憂慮開學的孩子明白,沒甚麼比生命重要,包括上學。

韓妹超早熟,化妝品轉攻幼齡小學生

俗語說:女大十八變,不過這說法對於韓國新生代已說不通了。因為韓國女生小學未畢業已開始學會化妝。根據韓國網購平台的銷售數字,在 2017 年,低齡顧客層的美妝產品銷量急升 29%,當中口紅銷量更大幅飆升 549%,翻了 6 倍有多。韓國女性的化妝風氣嚴重低齡化,在 2016 年,接近 4 分之 1 的小學生都表示會化妝上學,若只計女生,比例更高達 42.7%。除了受明星效應及美容廣告的影響,這風氣更顯示了年輕人正面對著的社會問題 —— 整個韓國都是「外貌協會」。從校園到職場,韓國陷於過度著重外表長相的氛圍,為剛諳世事的新生學童帶來極大的壓力。

日本學童的「食育」課

當香港的學生力數校院午膳供應商的不足,甚至發生食物中毒案件,日本政府卻千方百計讓千萬學童在每一個上課日都吃得滋味健康,名副其實的「隔籬飯香」。當外國孩子捧在手裡的,盡是些加工食品、還有翻熱再翻熱過的飯盒;而日本的孩子在午飯時間,卻品嚐著由當地農場或學校農場種植的新鮮食材,更有一隊每個早上為他們悉心炮製料理的廚師,歸根究底,日本將午飯視為學童教育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吃個飯或放個午休。

為何日本兒童能獨自上學?

澳洲電視台 SBS 紀錄片「日本的獨立兒童」,就記錄了一名只有 7 歲的女孩,每朝早上從睡眼惺忪,然後獨自乘電車,在人群中穿梭上學去。日本小學生年紀輕輕就獨自上學,對不少港爸港媽來說簡直不可思議,為何日本小孩特別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