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妹超早熟,化妝品轉攻幼齡小學生

A+A-
韓國整形和美容風氣普及,連小學生也成為化妝品市場積極拓展的新興顧客群。 圖片來源:路透社

俗語說:女大十八變,不過這說法對於韓國新生代已說不通了。因為韓國女生小學還未畢業就已曉得爭艷鬥美,日常化妝出門。根據韓國網購平台 11 st 銷售數字,在 2017 年,低齡顧客層的美妝產品銷量急升 29%,當中最為顯著的現象,是韓國幼年女孩都有塗脣膏的風氣。數據顯示,該年齡層的脣膏銷量,於去年大幅飆升 549%,翻了 6 倍有多。

韓國整形和美容風氣極為普及,各種美妝產品如今的銷售對象都不只限於成年女性,而男性化妝亦早不是新鮮事,商機無限的化妝品市場正積極拓展他們的新興顧客群:小學生

作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大的美妝產品市場,韓國女性的化妝風氣嚴重低齡化,席捲小學校園。據 2016 年非牟利消費者權益組織 Green Consumers Network 統計,接近 4 分之 1 的小學生都表示會化妝上學,若只計女生,比例更高達 42.7%

尚未完全發育已習慣使用化妝品,新生代小學生的超早熟現象,甚至令韓國監管機構考慮追加安全指引,因為化妝品當中的激素和化學物質,對處於發育時期的幼童或會構成較大傷害。韓國食物藥品安全局正評估將來是否需要在監察範圍中增設「兒童化妝品」的新欄目,並強制要求產品列明或會導致身體過敏的成分。有關建議並非空穴來風,剛在去年的聖誕節在美國便發生了類似事件。以年輕女生為市場,專賣兒童飾物和化妝品的 Claire’s 宣佈回收一系列被質疑含有石棉(Asbestos)的美妝產品 —— 粉末狀的石棉被吸入體內後,或會導致嚴重的肺部疾病,對於兒童的成長影響更深。

尚未完全發育已習慣使用化妝品,新生代小學生的超早熟現象,甚至令韓國監管機構考慮追加安全指引。 圖片來源:路透社

除了切身的健康問題,韓國化妝風氣漸趨低齡化,更重要的是在社會層面,顯示了年輕人正在面對世代價值觀的扭曲:整個韓國都是「外貌協會」。受到明星效應及美容廣告的影響,從校園到職場,韓國正陷於過度著重外表長相的氛圍,為剛諳世事的新生學童帶來極大的壓力。

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是韓國企業一般都要求應徵者在履歷中附上照片。連未踏出社會的學生,都知道這些企業的聘請目標是哪一種人。態度再好,學歷再好,都遠遠不及大眼、秀髮、皮膚好。韓國人力資源網站 Saramin 去年曾作調查,在 760 家企業之中,高達 93% 明確表示需要應徵者提供近照。同時,參照 312 名人力資源經理的意見,近 34% 表示他們在過去曾聘請過並非最適合該工作崗位的應徵者,而原因只是考慮到對方「顏值」高。當中更有一半承認,曾因為對方長相不夠好而直接無視了他們的求職信。

現時韓國美容行業的規模,保守估值達 130 億美元,不只美妝產品積極消費此社會氛圍所帶來的豐厚收益,於韓國盛行的整形診所,亦同樣大肆宣揚個人外表對於謀求好職位的重要性。首爾一家整形診所就在其官方網頁上打廣告,指女性若要成功爭取某些特定職業,例如空姐或私人秘書,外表就是一切,而整形就是不二捷徑。

從校園到職場,韓國正陷於過度著重外表長相的氛圍,為剛諳世事的新生學童帶來極大的壓力。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麗人生」在韓國可被理解成:只要「美麗」,就有「人生」;如果長得醜,根本無人生可言。常言道,世上沒有醜女人,韓國則沒有不化妝的女人。先化妝,後見人,幾乎是當代韓國女性的基本要求,有韓國媒體便曾報道,即使是在大型連鎖戲院做 Part-time,女性員工都被要求必須化妝。

當然,韓國並非「外貌協會」的孤例。美國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亦曾建議,招聘者不應繼續要求應徵者提供照片。儘管以貌取人的行為並不犯罪,然而,當與工作內容無關,卻因對方的身高和體重而質疑是否適合該工作崗位,則有可能是違法罪行。可惜「外貌協會」善於口不對心,有關法例於職場之上顯然沒有太大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