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軍:學業以外的成功感

A+A-
跳繩隊的成員在努力練習。

「求學不是求分數」,我們聽得多,也了解學生應多方面發展。可是,在判斷一個學生的成功時,我們還是不自覺的先去關注他的分數。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卻有不一樣的理念,該校鼓勵一班小學生從花式跳繩及雜耍中找到成功感。他們輕鬆地完成一個個動作,遊刃有餘,臉上流露出來的,是對自己的驕傲與滿滿的自信。

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曾嘉妍坦言練習雖然辛苦,但仍樂在其中。

該校跳繩隊及雜耍隊各自由十幾名小學 3 年級至 6 年級的學生組成,兩隊成功的背後均付出了不少時間與汗水。出身香港跳繩代表隊的郭教練每星期來校一次,與跳繩隊進行特訓:「今年是我第 3 年訓練這班學生了。花式跳繩講求速度、手腳協調及團體合作等,加上訓練時間有限,所以我將訓練項目濃縮起來,與他們進行密集式的速度及肌肉訓練、招式操練及默契訓練等,休息時間也相對較少。」一班隊員熱身時,不停跳繩,沒有間斷,接著便分組練習花式,每組招式練習幾十次以上,弄得一班小運動員汗流浹背,上氣不接下氣。

此外,隊員在每天小休或午飯時間均會自己練習,有些更會回家練習,務求保持水準。隊員曾嘉妍說兩年前開始學習花式跳繩,回憶初學時的困難:「我現在讀 5 年級,初學時非常困難,手腳不能好好協調,花式又多,動作很難記。那時每天都在長時間練習,弄得肌肉又痠痛又累,真的覺得很辛苦,不想練下去。儘管如此,我最後還是咬緊牙關堅持著,因為我真的很喜歡跳花式跳繩。現在練得好,將來就能當教練呢!」

努力不懈 堅持到底

雜耍隊學習新的項目。

與花式跳繩一樣,雜耍同樣看似容易,卻一點也不簡單。雜耍講求學員的技巧、良好基礎及高度專注力,缺一不可。為了時時刻刻能做到精準的招式,長時間的反覆練習是不可缺少的。來自香港雜耍之家的教練稱:「我們每星期與雜耍隊進行一個半小時的練習,給予他們招式表跟著練,讓他們知道自己進度如何。一個動作我們會反覆練習數十次,而隊員在平日早息、午息或課餘時,會再自行練習。」每當有團體表演時,有些小朋友更須練習不熟悉的項目,便要多花時間反覆練習。

吳鑫森成功做出多個招式,臉上流露滿足。

雜耍隊的成員之一吳鑫森學習了兩年雜耍,一開始學習時,較其他同齡的隊員學得較慢,手腳也不太靈活,需要用更多額外的時間練習。「我最喜歡玩扯鈴,雖然有很多項目和招式要記及練習,但因為有興趣去學,所以不覺得難。我除了在校內練習,回家也會練習,希望把招式做得更完美一些。雖然有時會感到疲倦,但因為是自己喜歡的項目,練起來時也充滿樂趣,會堅持下去。」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的鄧老師表示:「我校一直推動學生全人發展,也發展體育運動。2008 年,本校率先成立了跳繩隊及雜耍隊。那時,這兩個項目在學界均是新興起的。時至今日花式跳繩及雜耍已成為學校的重點培訓項目。」兩隊每年均參加不同的校際比賽及表演,皆獲得彪炳成績,令人鼓舞。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創校逾 10 年,透過德、智、體、群、美五育及靈育的均衡配合,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他們的全人發展。學校致力發展,其中花式跳繩及雜耍為重點項目,兩隊均參加過不少校際比賽及表演。

最近 3 年,跳繩隊於全港速度跳繩比賽中,連續 3 屆奪得全港學界冠軍。雜耍隊則出席大大小小的表演,亦於一些雜耍大賽中獲得不少獎項,成績令人鼓舞。

推動全人發展

救世軍教育服務在本港已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透過屬下 34 間學校推動全人教育。

近年,本軍教育服務推行「基督化」及「專業化」的一體兩面發展方向。前者以耶穌基督為榜樣,以愛育人;後者指的是不斷與時並進,運用專業知識、技能及態度,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培育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及靈各方面有更全面的發展。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